个人美术馆,莫让文化风景变祠堂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3-16 阅读次数:2409次
仅凭个人作品,私人美术馆还能“撑”多久? 王凤龙/画
莫让文化风景变祠堂
近来,美术家、画家兴建个人美术馆蔚然成风,仿佛是一个成功艺术家的标志性建筑。当代健在的艺术家里面,大到八九十岁,少至1960年代出生的画家,都在陆陆续续的建造艺术馆。当艺术家把比拼的战场从作品转向场馆,当关系和财力成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得到社会承认的重要条件时,人们透过这些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浮躁!
许宏泉
炫耀攀比
美术家竞相建馆
《边缘·艺术》杂志曾经做过一个初步的盘点,在当代美术家自建的艺术馆中,规模最大的要算西安画院陈国勇的艺术馆,在他的老家丰都临江而踞,构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还有浙江的何水法在富阳的“抱华楼”,据说还获了建筑设计奖;冰雪画家于志学在东北太阳岛上有艺术馆,听说最近又要在哈尔滨建造一个更大的艺术馆,而在山东曲阜、黄山的北麓(太平县)也有他的艺术馆,可谓是个人艺术馆最多的画家。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艺术馆,分别建在北京的通州和杭州西湖边,因为他是杭州的娇客,所以能在西湖边上插上一腿。年轻一代的画家如湖北咸宁董继宁美术馆、秦皇岛梅墨生艺术馆、哈尔滨卢禹舜美术馆等等。加上故去的画家,如潘天寿、丰子恺、唐云、陆俨少、朱屺瞻、关良、刘海粟、李苦禅,举国上下,个人艺术馆、纪念馆可谓馆室林立。
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我和亚明先生的一段对话,当时亚明艺术馆正在合肥修建,土建工程初步竣工,开始进行室内的装修。而此时的亚明先生已经身患重病,正在苏州东山的近水山庄养息。美术馆诸多繁琐杂事,甚至选择什么样的地板、什么样的灯具都会不停地来电请示,让他颇感疲惫,以致烦恼,故难免有些怨意。我弱弱地问他:“您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一个艺术馆呢?石涛有艺术馆么?倪云林有艺术馆么?倪云林没有艺术馆,我们走在太湖边,看着烟波浩渺的太湖,我们自然会想到倪云林。”先生笑了笑,说:“大家都在建,我也就凑个热闹吧!”可以想象,画家张罗建立艺术馆,就像有钱人买名表、名车一样,不过是一种攀比的心态,还是在赶时髦啊!
馆藏“注水”
文化打折“钱味”浓
作为一个地方来说,出了一个文化名人,为他建立艺术馆陈列事迹、作品,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无可厚非。前一段时间,江西南昌要给地方名人彭友善 一位故去的老画家建造艺术馆,却在媒体上引起了很多争议,首先是质疑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值不值得去由地方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建造一个艺术馆。当然,对于那些健在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艺术馆可以由自己筹资、出资,政府出地,公私合作,联合起来做艺术馆。我们想知道的是,地方政府支持建造这样那样的艺术馆是否经过社会论证,是否真正地建立在宣扬乡邦文化或大到宣扬中国文化这一基点上?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和艺术家间有一种“友好”“和谐”的微妙关系。其间,更包含着某些人利用政府需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政策之“空间”,圈土占地,甚至和地产商联合操作经营,把它当作一个“文化产业化”的项目,无疑是一种文化的产业的市场运作。
老一代艺术家的艺术馆,除了展示自己的作品外,还陈列他们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和其他艺术品,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学养以及他们的审美情趣,是参观者和后学了解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时代艺术面貌的一个非常直观的途径。像杭州唐云艺术馆,不仅收藏了唐云先生书画藏品,还有他那著名的“曼生八壶”。而当代很多中青年画家的艺术馆,相比之下,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这种缺失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贫乏时代的必然。如果仅仅是为了展示他个人似乎还并不成熟的作品,这样的艺术馆到底有多少价值和意义,艺术馆所承载的文化的功能性和学术的含量,是值得商榷的。
浪费资源
活人祠堂显浮躁
更令人担忧的是,个人艺术馆的维持,艺术馆具体的运行模式也是一个新的课题。现在很多艺术馆,试图把作品的陈列、教学、展示等等功能扩大化、综合化,但这种运行模式,完全靠个人的能力去维持,到底能走多远呢?当年黄胄先生在他的晚年倾注大量的心血建造经营炎黄艺术馆,及至他去世,炎黄艺术馆面临很多问题,乃至它的生存危机。甚至有的艺术馆,开始变卖馆藏作品去维持。亚明生前曾感叹,希望最后不要自己的艺术馆变成一个超市、商场、招待所。今天,很多的艺术家还在前仆后继热衷于建造个人的艺术馆,古代也有这样的传统,活人建祠堂,好像这是一种荣耀。过去给活人建祠堂,第一是造福于一方的功臣,由中央颁布文件,集地方绅士出资来修建,旨在表彰有功之臣,宣扬这种美德,来昭示后人学习。至于当代的很多画家,我们也并不否认他们在艺术上的成绩,但是否值得或必要在其健在甚至年青的时候建立其艺术馆呢,恐怕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应该还是更理性一点,不要浪费现在已很宝贵的土地,浪费纳税人的钱财,浪费我们的社会资源。
董其昌曾说要五百年以后再让人评定,我们现在的人急功近利不要说,时间稍微短一些吧,至少一百年也要吧,一百年以后咱们再说。百年以后才有公论,所以这么急切地想要完成百年后的论定,恰恰反映了当代艺术家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也是当代文化在当代市场运作的模式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畸形的现象。 |
相关书画知识:
个人美术馆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