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天,有个人拿着一幅画说希望我能帮着鉴定一下。打开画,不用多看便知这是一幅仿黄永玉先生作品的伪作,我告诉了他我的看法。客人接着又从包里掏出了一本刊物,说这幅画是在这本刊物中出版过的,应该是真迹。我接过一看,这是一本1978年出版的《美术》月刊,翻开里面的插图页,果然有刚看的这幅作品。我就又把画打开仔细看了看,伪作无疑。我对照作品给他讲了我认为是伪作的原因,客人有些不情愿地走了。客人走后,我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分明是一张假画,可怎么会刊登在权威刊物上呢?要知道,《美术》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几本艺术类专业期刊之一,在当时刊登的都是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影响非常大。前思后想不得其解,我便叫同事到图书馆去把那一期《美术》杂志借回来再研究一下。我翻遍全刊也没能找到那幅画。其他内容与客人拿来的那本完全一样,只是中间没有刊登那张画的那一页。我恍然大悟:原来,不仅那幅画是伪作,那本《美术》杂志也是一本伪刊。
最近几年,这种作伪手段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果你到各地古玩市场去看高仿书画作品,销售者都会主动向你推荐带有出版物的伪作。现在书画方面的作伪出版物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整本是假画,也有的是在真画中掺进几张假画;既有艺术家的专著大画集,也有专业杂志期刊。总之,种类繁多,作伪者们挖空心思。
为什么作伪者在造假画的同时又给配上一本伪书呢?这完全是缘于人们对书画著录的追捧。
近几年,在市场上凡是被著录过的书画作品都受到了藏家的重视,价格也往往比同类作品高出许多。大家在新闻中偶尔能看到的接连创造天价的古代书画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清皇室所编的《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中有记载的,而近现代和当代书画作品中凡是有过权威著录的,也都价格不菲。
为什么大家这样追捧有著录的作品?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著录能从文献的角度证明作品是真迹,收藏家心里比较踏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以前著录过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画家的精品,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出版物不仅可信度非常高,而且刊登的都是精品。
但自9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出版业逐渐开放,艺术家出书变得相对容易了,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有些出版社为了牟取利益,将书号卖给了个人。有些过去非常值得信任的权威出版社的图书刊物里也掺进了假画,这特别需要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出版社出的就一定是真迹。
其实,著录作品的被追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书画界鉴定水平的低下,人们只得依靠文献的记载去证明作品的真伪。在相同的情况下,要把权威出版著录过的作品作为收藏投资的首选。但是,对于出版著录也不能一味地迷信,要知道,前辈艺术家的作品著录过的毕竟是少数,许多好作品也都不曾出版过,看作品的好坏才是关键。(吕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