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蔡苏建论古代书画鉴定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19  阅读次数:6833次

  昨天,“2012中国艺术品投资与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及国内的专家、学者、收藏家、经济学家近200人参加会议。中国奢侈品协会会长蔡苏建,在论坛上作“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全文如下:

  根据1992年—2012年的市场发展情况,以2012年全国艺术品市场,所有流通和收藏家手中的作品为统计对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名人书画只有百分之五以下是真迹。

 

  蔡苏建(左一)在中国美术馆为收藏家鉴定书画

  昨天,“2012中国艺术品投资与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来自欧洲、美国、日本及国内的专家、学者、收藏家、经济学家近200人参加会议。中国奢侈品协会会长蔡苏建,在论坛上作“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全文如下:

  根据1992年—2012年的市场发展情况,以2012年全国艺术品市场,所有流通和收藏家手中的作品为统计对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名人书画只有百分之五以下是真迹。

  馆藏大家和宋元以前真迹也只有百分之二十。

  改革开放之前全国约有收藏机构200家(不包括台湾故宫、香港、澳门25家机构收藏7万件)

  国内公立省级以上博物馆改制分权之后,所藏古代书画120万件。(北京故宫5万件)(不包括数量很大的明清手札等等文献),其中:

  清代书画约90万件。真迹35万,其余为小名家、清仿同代和清仿历代。

  明代书画约24万件。真迹6万,其余为明仿同代和明仿历代。

  元代及以前书画约6万件。其中真迹1千500件,包括部分手札等等文献,其余仿品。

  以上藏品如果加上地方机构和民间收藏的数量和质量,真迹数量的比例可想而知。

  “馆藏真迹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和“省级以上博物馆的收藏品的真迹比例”应该是不同的概念

  若干年前,前辈权威鉴定家统计国家书画藏品的时候,我有幸参加部分工作的打杂。现在有些机构改制了,甚至有些机构和著名收藏家的房子都拆了。物是人非,市场方式也已今非昔比。

  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中国的公、私书画艺术品收藏,经过文革等特定历史时期的调整,70%以上进入国家馆藏,藏宝于民几乎只是一个概念。

  上世纪末,国家文物局对全国内地(除台湾、香港、澳门)200家收藏机构的统计审定表明,

  当时收藏的书画,可以入目欣赏的为7万件(有的资料认为是十万件),

  最后大部分鉴定家认为,可以进入馆藏书画目录的约百分之二十,馆藏书画中,(1949年以前的)有艺术价值的真迹和上品书画只有18541件。这中间还包括一部分古代仿制品。

  90年代国家文物局组织当代权威鉴定家,筛选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馆藏书画,编辑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录》

  可能,很多人对我发布的考证数据不理解。但是,无论后来的民间发现如何,海外回流怎样,以及现在艺术品市场的疯狂发展,当时国家收藏(除台湾、香港、澳门)只有18541件这样的数据是不可能有太多改变的。

  现在,当初的前辈权威鉴定家基本已经故去,新的权威鉴定团体还未确定。

  1983年全国历代书画统计时,出现的像大家熟悉的《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等等都不只是十件八件。最有名的《兰亭序》的数量就不需说了,很多。

  故宫书画的统计,准确的说应该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沈阳故宫。

  三地故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有确切记载的近300件。当初选定《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时候,作为比对候选的有12件:其中三件画面是有张择端落款、五件是仇英款,其余无款。最终确定其中一幅无落款的为真迹。

  据此,收藏鉴定的弹性系数可见一斑。

  当然,确定为真迹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常出版的那一件。虽然是权威们共同认可的,但是,很明显这幅《清明上河图》还不是绝对的真迹。

  现在市场上最热门的藏品必定出自历代著录,其中出类拔萃者均出自《石渠宝笈》。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录》筛选鉴定的时候,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古代作品,除真正著录的原件外,后门造、苏州片等等老仿《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约有两千多件。

  《石渠宝笈》之中宋元以前书画百分之五十需要推敲,所收作品的真伪有乾隆时期鉴定团队的原因,也有权贵个人情感和清后期伪著录的甄别问题。

  有的研究者觉得我這裡的文章大致有以下兩個潛臺詞:

  1、書畫的真偽與年代成一定的比例關係,越近越好辦,元代以前基本上不可知了。

  2、鑒定書畫不適用絕對的真理觀。

  我认为,有时候历史是清晰的,比如元代以前很多文化的共识。共识就是基于异议之上的。真理也一样。对于历史而言,“流传有绪”包涵的文化意义本身就是历史。不管它是不是扭曲的。科學严谨的鑒定家一定是目鑒與考據並重。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录》中的作品优劣大致如此:

  在代笔作为真迹的基础上,清代书画的真假认定肯定没什么困难。鉴定家之间很容易寻找共识,有异议的作品不超过百分之十。清代到近现代的作品鉴定以真假为主要目标,因为可以参考的准确资料很多。

  明代的鉴定就包含否定石渠及明代著录的问题。需要同行共同推敲的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元以前作品基本上都是有著录或题跋依据的。

  宋代以前的书画鉴定,准确的参照物相对较少,学术研究的成份增加。

  在书画鉴定的高级领域,鉴定方向和标准是建立在业内共识之上,因为标准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就不仅仅是鉴定真假的问题。在特定的学术高度,艺术品鉴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分“品”、分“格”。

  收藏家如果还仅仅纠集在谈真论假阶段的,只适合玩玩清代至现代的书画。

  大陆的收藏市场落后于国外20年,那时候的鉴定家搜罗了文革之后的民间珍品。改革开放初期的古玩交易叫走私,现在回流的东西就是那时候出去的。

  书画鉴定其实根本就不算技术。即使是技术,也是没有什么玄机的技术。

  如果“鉴定家”认为自己很有能耐。那就说明一个问题:他还在努力,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书画鉴定家。

  真正的收藏家追逐的就是艺术品市场的价格随意性,因为揀漏与打眼并存,收藏的魅力就在风险与机遇的博弈之间。发现与决断的快乐,吸引着一批批淘金者、爱好者前赴后继。

  我们不要诅咒仿制品,不要期待艺术品市场的法制化,重要的是擦亮自己的眼睛。无论市场如何,收藏家必须保证自己的收藏品有足够数量的真迹。

  谢谢各位!

  (1983年6月,文化部文物局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有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七人组成,后来又称“七人鉴定小组”,谢、启为组长。开始了为时八年左右的全国范围内古代书画的“普查”工作,“普查”的对象主要是以国家文博机构、文物 商店、图书馆等为主,另外也有少量的私人收藏。当时的设想是,要通过此次“普查”搞清楚,全国各类机构中究竟收藏有多少古代书画?并根据鉴定、考查,建立一部古代书画的档案。在对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百零八个单位和一部分私人藏品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共计过目古代书画十万余件。其中鉴定过的一部分古代书画,后由文物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和《中国古代书画图录》两套大型丛书。这是研究和鉴定中国古代书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蔡苏建:字平波,别署涤衡、尚稣。虚拟唯物主义者。福州市人。中国奢侈品协会会长,鉴定家,品牌策划师,批评家。少从孙静溪、仲贞子习诗词书画。继随福建师范大学林仲弦研习中国历史。再从商务印书馆戴孝候、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史树青,攻读文博考据。2000年后,随比利时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 何塞(Josè)先生转攻奢侈品品牌研究。

相关书画知识: 蔡苏建  古代书画鉴定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87096405029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