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习得
予独爱小篆,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与篆刻同进,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勤耕不辍,伴随时光推移,虽感不能终其精神,却也灯下阅文“八百”,砚边废纸“三千”,浸淫在小篆世界里,倍感澄心畅怀,自然多颇感触。聊作砚边习得,尚祈方家晒通。
纵观中国书法史,真可谓前人高峰林立,座座精神,逾越颇难,而自己只能望其项背,默默耕耘,因习好篆刻,寻觅着一条篆书、篆刻的小径,磕磕绊绊走到今天。习篆刻就要认识篆书,尤其是小篆,家居泰山脚下的便利,使我常观摩泰山刻石《李斯小篆》,由是从此入手。初学泰山刻石时,异常枯燥,只得其形,不知其意,难有书写之趣,真有放弃之念头。后得知汉《袁安碑》、《袁尚碑》笔意丰富且方圆兼备,自然开始对二碑留心用功起来,我深知“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用心去观之,用情去意之,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不同的字里行间,通篇的气韵,进行分析研究,笔耕不辍,手无倦怠。经过一段时间的临习,逐步理解了二碑笔意变化,其书写之趣自然天成,更有一种淋漓畅快、轻松率意之感,得到了小篆在书写时提按顿挫与转折疾缓的浓厚书写之趣。
冬去春来,几年的习练和实践,师友们的指点与教诲,方寸之间,字划横竖初显章法,但却仍倍感骨力不够,这使我明白了习书法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速则不达”,随之,我便把学习的落脚点重新定位,放在了清代篆书的学习上了。在邓石如那里骨架有了提高,在吴让之那里明白了篆书的飘逸之姿,在赵之谦、徐三庚那里发现了个性的表现,在吴昌硕那里知道了什么是厚重,在王福庵那里证实了印从书入,书从印出的道理。就这样又是几年下来,终于领略到了篆书流派纷呈的发展规律。
追随前贤,博览群书,通过对篆书的不断学习理解,对创作的理解逐渐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对小篆的基本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创作的时间长了,作品的数量逐渐多了起来,却也认识到了小篆的创作路子其实很窄很窄,想尽抒胸中之意,却感笔端辎重难前,尤其是流美的“玉箸铁线”一路,前人已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使我感到小篆的创作只能是在继承和复制中艰难的发展。
世上本没有路,无路就要寻路。当今时下,有不少同仁高手从各方面寻觅小篆的突破点,集中起来,大都是在秦砖汉瓦、器铭文上下工夫者,很多颇有成就,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小篆今后发展的方向。我与同仁一道,也对此进行探索、吸收与整合,的确感觉有一种新鲜的味道,内心倍感愉悦。变圆转为劲挺,变修长为方整,变整齐为错落,更让我想尝试取法的是:秦汉时期任何一种字体如汉简、章草、碑文,甚至文赋等等的艺术表现,都已体现出来了那种宽厚、广博的气息与韵味。但对砖瓦器铭的表象形式,我认为在创作中不可生搬硬套,套搬外在的章法部局之形式,应把这种气韵进行吸收,融汇于小篆的点划之中,使作品在不经意之间把那种气韵显露出来,让字里行间出现从容无为之境,让识者得到共鸣。这种理念和想法,也将会指引注入到今后我的创作之中。
悲鸿先生讲:书之美在德在情。书法的美在于体现书法家的情操、人格,需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也许这种理念和想法还不够成熟,但学书之路还很漫长,至于今后对书法的理解和认知,以及今后的创作有什么变化,还需进行艰苦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祈盼专家师友多加批评点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