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十次打眼九次贪 莫因捡漏失钱财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7-28  阅读次数:1196次

  造假手段日新月异,仿品层出不穷,想要规避买假,除了掌握传统器物知识,还得不断学习辨识知识。玩收藏要靠自己多实践,通过不断摸索来积累经验,才能减少买到仿品的机会。最不可取的是“捡漏”的心态,俗话说,十次打眼九次贪啊。

  业内专家建议,避免“打眼”要在平时多下工夫,了解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知道常用的造假方法,在相应细节上格外注意。

  陶瓷的造假技术主要有拼接,假皮假沁色,后上斑后上釉,新造品做旧等几种。目前最为常见的是新造品做旧,手段有酸碱溶液浸泡,细砂纸打磨等。可以从陶瓷的形制、底款、工艺等方面进行辨别。

  青铜器目前古钱币市场上的主要作伪手段有翻砂、改刻、挖补、镶嵌等,做好后还要根据情况使用腐蚀、做锈等手段。造假者一般不做孤品,也不做太常见的种类,作假比较多的钱币一般是数量少、流通范围小的品种。辨别方法主要是看形制、文字、铸工、锈色包浆和铜质几个方面。铜质分为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像黄铜在明代才出现,明以前的钱币如果是黄铜铸造就一定是假的。

  字画最常见作假方法是临摹,还有木版水印、揭裱、移接或伪造名家落款等方法。随着技术进步,一些高科技作假法也不断涌现,如电脑激光刻章、利用特殊仪器“克隆”书画等,使鉴别难度不断增大。但是,无论作假者如何周密,总是能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辨别水平,才能发现破绽。

 

 

相关书画知识: 打眼  捡漏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5373396873474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