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市场的扩大,目前各大拍卖行的拍品征集都采取全国范围的“搜货”。全面撒网,送拍品的真伪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其中不仅要考验拍卖行的眼力,同时也要考验拍卖行的信誉。树大招风,最近有一件送拍物品被认为是赝品拒拍时,委托人居然倒打一耙,怪起拍卖行,说拍卖行掉包了他的送拍品。这个听起来忍俊不禁的事,就是今年北京保利第19期拍卖会拍品征集过程中发生的一幕。
拍行拒绝拍假 委托人却说被掉包
今天下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季拍部总经理@唱游__在微博上连续爆出了三张被其称为“假傅抱石”作品的照片,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们分别是“7月25日在库的假傅抱石”、“5月31日现场的假傅抱石”、“5月22日邮箱里收到的假傅抱石”。照片有先后的时间顺序,而照片中的作品看上去是同一副作品。作为一个拍卖行的负责人,为何要将一幅赝品送拍品公布于众?
我们对情况进行了了解,这是“赝品傅抱石”是保利第19期拍卖会征集中的一件送拍品,关于其中的纠纷,@唱游__在微博中表示“只因拒绝接受假画拍卖就遭委托人诬陷掉包”,并贴出了委托人及送拍作品的照片。而随后@唱游__删除了该微博,并在微博中发表申明:“因前所发图片带有当事人照片,遵重律师建议,暂不公开,故先删除所涉博文,所有资料图片包括往来邮件以及委托人所四处散发诬陷帖子均已经保全。谢谢各位关心、支持。事件进展将在本人微博及时披露。再次感谢各位。”也将这样事情提上法律程序。
是拍卖行与委托人纠纷 更是艺术市场缺乏诚信
从保利拍卖@唱游__所发微博照片上的图片看来,从委托人与拍卖行电子邮件联络时所拍的送拍品照片到保利征集现场的照片存证,再到7月25日与保利仓库所拍摄的照片,这三张照片上的作品为同一幅。从直观上来看,不存在所谓的“掉包”事件。而委托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是有什么根据?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多年的收藏为赝品的一时冲动?还是利欲熏心?我们不得而知。
发生这样的事情,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现当代艺术部主管@代號小勺勺表示:“这样的笑话在拍卖行多了去了,连现当代都不乏有人乐此不疲的作家。”而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的态度更为严肃:“艺术品价格越来越高,这种事情也会多起来,同行们应引以为戒”。
不禁让人唏嘘,艺术品高涨的市场价格,利诱人昧着良心送拍赝品,更甚至铤而走险,诬陷拍卖行掉包。
但更让人担忧的是,艺术市场赝品层出不穷,这次见到的是无良的委托人,但谁又能保证下次没有无良的拍卖行,接受他的赝品,并高价卖出呢?
随后,我们在网上看到了这起事件中委托人——江西省南昌市郑本全对事件的叙述:
“我和儿子于今年5月31日下午亲自将傅抱石先生送给我父亲的一幅珍品画委托给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拍卖。书画季拍部殷华杰总经理和于振兰业务经理接待了我们。当时殷华杰鉴赏后爱不释手,称赞该画有特色,并承诺要将该画制作为下期季拍(7月底左右)拍卖展品的封面,定能拍出超过估价的好价格,并马上要和我签订委托拍卖合同。
我于6月9日下午打电话给殷华杰询问该画拍卖的准备工作进程。他告诉我说:“傅二石说该画不像他父亲画的风格,能不能上拍还要研究”。我说该画是傅抱石先生亲自送给我父亲的,肯定是傅抱石先生所画。如不能上拍,您要将理由书面通知我,并尽快将画返还。……我又于6月13日下午打电话给殷华杰,问他该画的情况,这时他才吞吞吐吐告诉我说“不好上拍,怕找麻烦等”。这时,我感到殷华杰说话有些诡异,在欺骗我,对他有些不放心。6月14日上午,我又与于振兰业务经理通了电话,她说“殷总说你们可以把画拿回去了”。让我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我们也决定尽快将画拿回,于是,我即通知了于振兰业务经理,我们准备6月18日到保利拍卖公司取回委托拍卖的傅抱石画,6月18日(星期一)上午九点,我和儿子来到保利拍卖公司,他们尚未到办公室,于是我给于振兰经理打电话告知我们已到公司,于振兰说她在上班路上,还告诉我说画没在公司,在殷总家里。(试问,这么重要的画,不是存放在保利拍卖公司库房中专人统一保管。而是放在殷华杰的家中,很明显,保利拍卖公司的管理漏洞给殷华杰作案创造了条件),殷总现在南京机场,准备返京,要我下午来取画,我说:我们晚上就要返回,她还让我直接给殷总通电话,于是我马上给殷华杰打了电话。殷华杰说下午一点钟回到办公室。我将殷华杰通话的情况告知了于振兰后,就回到酒店休息。快到中午,于振兰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去其员工食堂用餐,并说殷总怕我们久等,已让人到他家取画。吃完中饭就可以到公司办公室去拿了。我们和于振兰一块用完午餐后到办公室拿画,当我们打开一看,犹如晴天霹雳,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我们送拍的那张画纸厚实,墨迹浓艳的傅抱石画,而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画纸:画纸单薄,墨迹素淡,有着六十多年的历史痕迹荡然无存。我们一眼就认出要我们拿回的画是经过特殊手段处理过的画,当即我们坚决拒收,并要殷华杰来当面说清楚,开始他躲着不见,手机关机,在我们报警后一个多小时才出现,在我们的质问下,他理屈词穷,耍无赖……”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只是事情双方各自单方面对事件的陈述,而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还需要等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