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多神韵 竹风少媚俗
—记著名花鸟画家姜乃军先生
陈绍学
在当代众多的花鸟画家中,以梅、竹为题材作画的画家不胜枚举,风格各异。而读过姜乃军先生的梅和竹却感到“梅开多神韵,竹风少媚俗”。
姜先生擅画写意花鸟,在艺术上继承传统笔墨技法,博采众家之长,锲而不舍,求艺不止;花鸟色彩浑厚,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近年来,专攻梅、竹,师古而不泥古,写实而不泥实,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学习揣摩古今画梅大家各自特点,如宋代大画家宋伯仁,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的各种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代画家王谦画梅笔法苍古、雄劲超逸、枝柯如铁的清奇逸致;关山月画梅高雅而热烈,飘逸而凝重,潇洒而朴茂。他在不断的探索中自成风貌。姜先生画梅花主枝干多用泼墨蘸少许赭石一挥而就,用重色(多用红、黄、兰)点缀梅花,疏密有度,师法自然。中、远处用淡墨勾勒枝干,随之用淡色写意梅花。花与枝干连接处一般采用浓墨、重彩细线衔接,如荆棘芒刺密布枝干。在整幅作品完成后,多在苍老枝干上点缀苔痕(绿或蓝),落款也大为多字长款。其代表作《树梅》、《知春图》和被北京奥运书画组委会收藏的《香中韵迎奥运》,都显现出作品枝干姿意、花枝繁盛、浓淡相宜、疏密有度、生机勃勃充满神韵的艺术风格。
姜先生写竹,亦别具风貌,尤以画风竹为擅。清劲秀逸、凌空倚势、笔锋简练。墨中五色焦、浓、淡、干、湿,得心应手。他先以饱笔,画出竹子茎、枝、叶,浓叶寥寥几笔,斜势飞扬,写出整幅作品主体,又配以中景茅竹,再以淡墨轻轻几笔拂出远处的竹子。最后余墨勾勒出山石。作品脱尽世俗风貌,美而不媚,秀而不俗,大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画竹的遗风。
姜先生说:“画梅、画竹我追求的是不仅形似,更主要的神往,以梅竹寄托我的所思所想”。“我最欣赏的郑板桥的一首诗: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也许是姜先生画梅、竹有别于他人的真谛。
画品如人品。姜乃军先生的梅、竹作品除具备较扎实的传统功力外,与他为人正直、与人为善、疾恶愤俗、豪爽直率的品格是分不开的。姜先生1968年生于辽宁省清原县(现定居北京)。他热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那里淳朴的民风培养了他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的性格。从小就用画笔描绘那里的山山水水。辽宁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在自己的家乡清原县第一个办起了“乃军画廊”。接着又独自一人闯深圳、上北京,遍访各地名家,努力实现自己画家梦。现在,他除了每天不断的创作外,还担任了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北京五洲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华文化交流艺术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成为书画界朋友的桥梁和纽带,多次组织书画家到全国各地开展书画展和各种笔会,为弘扬我国书画艺术瑰宝做出贡献。
2009年2月1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