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书画家劳伟先生:云岭风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4-20  阅读次数:2315次

  在人民音乐家聂耳故居大门房檐,劳伟先生书写的“聂耳故居” 四个透着汉魏风骨、遒劲俊朗的大字跃然在目,我们追寻书画艺术家的踪迹,书韵墨香扑面而来。

  中国闻名书法家、闻名国画家劳伟先生是现当代书画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之一,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云南书画艺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为云南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生精于书法,擅山水、花鸟,通书画史、论,能诗文,对中国书画发展规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其以深厚书法用笔为根基的独特笔墨语言,丰富了现代中国书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在现当代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坚实的、开拓者的足迹。

  综观劳伟先生的艺术人生,从幼年随父学习书画艺术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

  筑基家学  传承经典

  劳伟先生的书画艺术来源于深厚家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经典的熏陶。1943年劳伟先生出生在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其父自幼接受传统国学教育,并于早年在上海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学贯中西,国学修养尤深,钟情传统书画,时任上海儿童书局编辑,抗战时期由上国内迁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便留在了四季如春的昆明。

  宁静的古城昆明给了劳伟先生一个舒适的童年,其自幼随父亲学习书法、绘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书法以秦汉、魏晋经典为根基,吸收唐宋诸家精要,工隶、草、楷、行,着力于草书、行书;绘画由《芥子园画谱》入手,以研习宋元山水为基础,游心于明清以来大家经典画作。此时年轻的劳伟先生质朴真诚地追求着艺术真谛,长期的笔墨砥砺,先生打下了极为深厚的中国书画笔墨用笔基本功,在对传统经典的反复临摹中探求自运,通过观察感受自然造化,不断积淀文化修养,不断开启艺术直觉,感悟艺术审美,进行艺术创造。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大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作品获选参加了中国书画艺术展等展览。

  笔随天机  游心于艺

  上世纪80年代是劳伟先生艺术活动较为活跃时期,此时先生书画艺术日臻成熟。这一时期是新中国书画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劳伟先生也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脱颖而出的。80年代初先生作品应选为“中日青年友好之船”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国礼,作品入寻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美术、书法展”,1983年作品大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语》与沙孟海、林散之等大家的作品同时入寻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五周年”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该展览为建国以来中日书法艺术交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代表了中日两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国家级的大型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和日本西武美术馆举行,作品为国家收藏并入编中国艺术史重要文献《中国新文艺大系》,由此先生的名字被载入中国艺术史。同时,期间先生还入选参加了“中国世界和平年全国艺术大展”,“长江颂书法展”,“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日友好自咏诗书展”,“首届中国国际书法展”,“中国国际书学交流会”,获奖首届中美“赛克勒博物院杯”国际文化交流大赛等此一时期国家重要的书画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日本西武美术馆、美国赛克勒博物院等和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国家级重要展览中展出、获奖,为国内外重要博物院、美术馆、学术机构、政府等收藏。

  劳伟先生为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会员,是云南省第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参与了中国书协云南分会的组建工作,出席了云南省第一次书法家代表大会,先后担任中国书协云南分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云南省书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云南省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间,劳伟先生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和云南的茂林幽谷,并到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美国等欧美国家进行访问考察交流和艺术创作写生,文化与自然的交融,东方与西方艺术经典的碰撞,大量的观察、思考和艺术实践,为这一时期形成自然和谐而又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大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语》、《将进酒》,中国画《秋之丽》、《秋韵之栖》,《草书释义》、《读赵壹〈非草书〉一文的辩析》等论著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此时劳伟先生以行、草书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并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书画艺术界关注,日本书法大家今井凌雪、柳田泰云对先生的行草书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归隐深居  感悟生命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患严重心脏病,劳伟先生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归隐深居的时期。此时先生以静谧的心灵来感悟传统,来观照体味自然造化,以病为友,以艺术为寄,不为高名所累,世俗之驱,对艺术、人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哲学思考,以触摸生命之笔,坦荡从容地进行艺术创作。此时的作品风格趋向于和谐安详,用笔更加老辣圆熟、灵动疏朗,同时,书法的笔墨深融于画境,宋画的骨法,元人的墨韵,明清的情趣,在强调师法自然造化的主旨下得以充分的揉和,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布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歌颂。学术界认为,此一时期是劳伟先生书画艺术成熟的重要阶段,先生寄笔墨于自然,寓造化于笔墨,融会贯通,作品表现出一种极具艺术个性的蓬勃生命力和强烈追求自由精神人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正是这种在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辩中特有的笔墨励炼,使作品体现出了布满生命张力的独特艺术画面。山水《高原杏花春雨图》、《寂山清夏》等,花鸟作品《紫云双栖》、《和韵紫荫》等,草书长卷《香如故》、行书《桃花源记》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此阶段劳伟先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其间中国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曾邀请他赴京举办个展,但终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留下了遗憾。

  水墨洗心  自成家法

  本世纪初至今,劳伟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康复稳定。长期的笔墨励炼和人生阅历使先生的艺术在水墨微妙变化中突显出极具个性风貌的开拓性贡献,书法、绘画合二为一,终自成家法。先生书法艺术创作状态和用笔布满思想感情,其用笔一派神机,笔酣意足,雍容大雅,通过流畅自然的运笔使作品融于通达浑朴、自然冲和。笔法、墨法相得益彰,笔墨线条浑圆而爽俊,如熔金出冶,自然流淌,元气浑然,散澹玄远、虚和冲冥、简静至极。转折之处,气韵、风骨兼备,有圆转、方斩之帖韵碑势,独具以帖化碑圆融之妙,古意盎然,达到此用笔高度者,当今书坛已不多见。同时先生突破中国画传统程式构图,以书法笔意入画,通过笔法、墨法、水法,皴、擦、点、染,泼、破、积的交替运用,令画面化于独抒个性情怀的特有笔墨组合之中,独成一法的笔墨符号组合渗入千变万化的树、藤、枝、干和千丘万壑之中,变化万千而个性鲜明的书法用笔使作品画面在变化、反差、运动、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中浑然一体,创造出浑厚华泽、丰茂饱满、气势磅礴、野逸盎然、浑然天成的独特艺术画面,正如先生所言“水墨胜出色无功,江山多娇韵为最,诗书写画蕴古风”,其水墨交融、黑白辉映、书画一体,丰富了现代中国书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山水《杏淌水》、《春天永驻碧水苍涯间》等,花鸟《古梅在野》、《九秋贞秀》、《菊影清清》等,草书长卷《醉翁亭记》、行书长卷《岳阳楼记》、章草《步出夏门行》等当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2001年先生参加了“中国书协成立二十周年展”;2002年先生出席了云南省第五次文代会;2010年初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初月集——菊翁劳伟书画集》,云南省文联成功举办了劳伟先生个人书画艺术展,展览展示了劳伟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书画艺术成就,中国文联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中外艺术家及各界人士参观了展览,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年底劳伟先生从美国游历写生归来,作为闻名艺术家代表参加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2011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先后出版了大型专业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劳伟山水作品精逊、《劳伟行草作品逊, 这是云南省首次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中国山水画专集和书法专集, 同时《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是中国美术界一部享誉中外、学术价值很高的艺术文献性丛书,入编艺术家均为中国近现代书画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卓越艺术家,劳伟先生名列其中,学术意义可谓深远。

  综观劳伟先生的艺术人生,从父亲文化田园的学蒙到登堂入室的艺术大家,先生一生经历丰富坎坷,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情怀的艺术家,无论顺境、逆境或身患重病触摸感悟生命之时,劳伟先生的艺术人生遵循了中国文人艺术家的发展轨迹。他以坚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澹泊的气度和对艺术的执着,坦荡面对生活,以对云南山川故土的真挚情感,用感悟生命的画笔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一如先生自咏诗“早春雪晴之日黑龙潭观梅偶成一首”:

  龙泉正月绽新花,小绿轻红淡淡纱;

  残雪和风幽四野,高清浩气满天边。

  香生玉骨冰心体,美在清白寒素家;

  独坐还叹梅性好,雪痕那朵最清华。

  字里行间的坚韧与高洁,正反映了先生的人生追求和艺术情怀,让人莫不感概。(新浪收藏)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2946853637695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