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李中原: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3-09  阅读次数:908次

  李中原,1959年出生于湖南澧县。其父在当地是位才华横溢的手工艺人。青山绿水间的长养,父辈基因的承传,使他从小养成了质朴、坚毅、坦荡的人品,并赋予了其独有的艺术灵性。他平素少言寡语,为人实在;高挑的骨格中,透出清远古朴的灵气和不竭的活力。“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其人品如斯,书风画风亦如斯!

  中原以行、草见长,篆、隶、楷亦无不精。其行、草动中求静,笔法古厚;隶、楷静中求动,笔法遒剑他认为,作行草须羼融篆分笔法,方圆浑苍健,内蕴古气;作籀篆分真须羼融行草笔法,方跌宕款,外现逸气。赏读中原的作品,正是这种感受。他以“深入传统,全面发展”为宗旨,上下求索,广涉博采,倘佯于碑与帖的海洋中:于篆,既钟情于《散氏盘》、《毛公鼎》的圆浑雄厚,亦留恋吴昌硕《石鼓文》的朴茂俊健;于隶,既喜《张迁碑》的方峻雄秀,《石门颂》的圆健跌宕,亦喜清陈曼生的简远飘逸、伊汀州的宽博伟岸、俞樾的老苍持重;于楷,既对褚河南的《倪宽赞》、《大字阴符经》情有独钟,亦对郑道昭的《郑文公碑》爱不释手,更对钟元常的《还示帖》心摹手追;于行,既效米襄阳的灵秀潇洒,更法李北海的雄健俊逸、徐青藤的纵肆狂野;于草,既倾慕《月仪》、《出师》的神韵,亦赞叹雅宜的超迈,尤痴迷怀素的狂放。

  对于临帖,中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临帖固然要“取法乎上”,但劝上”并不等于一味摹古,现代书家中“上乘”者的“上乘”之作也是可以师范的。因此,他在取法传统的同时,亦师承近现代李叔同、沈寐叟、黄宾虹、吴丈蜀、谢无量、李生翁、鲁迅、徐悲鸿、叶圣陶等儒雅超悟一路的大家。

  作为学者型书画家,中原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文艺理论修养,对艺术语言的理解与形式美的把握有着独特的方式。他的字,取法于帖,超外于帖;内蕴百家之长而艺术效果又单纯得出奇。同他谈创作感受,他说他追求的仅仅两个字----情、趣。他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凭借艺术的创作手段来表情达意的产物,作者所有的情感信息都依靠于一挥而就的创作过程而被映现出来。因此,没有情感表露与趣味追求的作品,尤如一具僵尸,无风采神韵可言。”他于创作已臻“得鱼忘筌”、心迹双清的佳境。其作品真率自然,天趣横生,每读之,都被其强烈的创造意识驱动下生发的艺术情致所感染。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是中原处世问学的最大特点。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全国频频参展、获奖、收入专集;或被一些文博单位收藏、刊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耸立在深圳罗湖桥头的巨型纪念碑题写碑名碑文,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留下了一笔;中原其人其书亦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发明家辞典》等二十余部专业工具书……这一切,他从未用来当作资本,只是默默地依照自己选定的路走着。近些年,他有感于书坛的“热”,一头扎进教学科研的“清凉世界”,取得了骄人成绩:一方面,对书学理论进行系统地归纳与综合、提练与升华,先后写下了《隶学概论》、《青少年书法入门----楷书新编》、《中国书法史》等数部专著,编著了《李中原黄金分割习字法标准范帖》10册,发表书学论文40余篇;一方面用现代文艺理论的新观念、新思路与现代科学原理去勘探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结果揭开了汉字结构的重要秘密,发现“黄金分割美学法则广泛存在于我国汉字内外结构的多种比例关系之中”,结束了千百年来人们研习书法的盲从性,并研制出了“黄金分割习字格”,使之从本质上直接展现出汉字结构的美学特征,荣获国家6项专利。

  中原对自己有着清醒地把握。他在突出书法研究的基础上于绘画、篆刻也大有所成,且其风格与其人品、书品保持着高度的和谐。他的篆刻虽动刀很少,但一经凿出,便出尔不凡。他非凡赞赏牧甫的清舰白石的雄舰昌硕的苍健,喜用甲骨文、金文入印,与时下的流行色形成鲜明的比照,给人耳目一新。

  中原于绘画是以山水为突破的。中国山水画,竖画三寸,能尽千仞之高;横墨数尺,能体百里之迥,“以一管笔拟太虚之体”,“以一点墨摄山河大地”,历来被认为我国传统画学的中心。同时,画山水能获“不下堂筵,坐穷丘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之快意,尤能“适趣写怀,抒情寄兴”。这大概是中原选择先攻山水,再涉其他的缘由罢!

  中原追求“苍浑、沉厚、高古、华滋、雄奖的大美画风,其精熟的笔墨表现能力所造就的宏博的艺术气象,以及激情使然所产生的机灵勃勃的视觉效果,震慑着欣赏者的心灵。

  解读中原绘画成功之秘,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五个方面:一、广博的学养;二、深厚的书法传统功底;三、对传统中国山水画艺术语汇的综合认知与把握;四、对大自然的深刻领悟;五、超人的清冷心态与吃苦精神。

  作为学养深厚又熟谙八法的中原,“以学养画、以书入画,挥写性灵”自然成为他绘画创造之坚定的艺术理念。同中国画界时下的制作风气相比,他更推崇“写”的画旨,恣性任情,自由挥洒;同时下强调“写”的新文人画风相比,他更执着“法”的追求,虽“恣性任情”,却笔笔着意,一如其书法,起、收及过笔之挥运使转,皆具法度,经得起推敲,把中国书画的传统笔墨发挥到一定境界。无可否认,书法的直接渗入,加之早年在大学期间严格的素描造型和水彩色彩练习所打下的坚实艺学基础,为他今天变化无故的山水奇境跃然纸上、随心所欲地“玩弄”水墨积叠与晕化所形成的视觉审美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学养的溶入,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而更富于“诗”味。有了“诗味”,于是便有了“情致”、“境界”、“气格”,抑或“人生”。

  中原坚守的是一条“师传统、法自然、融学养、化人格、求新变”的艰辛创作之路。他对传统的研究和师法,超乎平常。上至大小李将军、王摩诘、张璪、王墨及“荆关董巨、刘李马夏”唐宋各家,下至玄宰、四王、四大高僧明清诸贤皆追摹不已,对近现代昌硕、白石、宾虹、石鲁、少其诸翁尤为折服。而至为难得的是,中原并不古板,在孜孜吸收自家传统养分的同时,还深研西方美术史论与技艺,从中找寻有用的东西。油画沉厚与苍润的视觉效果,以及某些艺术家狂放的笔触、古雅的调子等等,都会间接地被他借用到画面上来。

  近些年,他加大了到大自然中去历练的力度。秦岭、太行的博大质朴,华山、黄山的雄奇险峻,九华、武当、衡岳、桂林的钟灵神秀,三峡、神龙架的奇幻伟岸,湘西的清润俊逸,张家界的奇异峻拔,山海关的宏伟宏博,黄河壶口瀑布的奔泻咆哮,千岛湖的秀逸缥缈,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以及西安、洛阳、北京、凤凰、西递、宏村、婺源、延安、大足、麦积等地深厚的文化积淀等等,这些无论源于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各种感悟,都为他的创作注入了鲜活的艺术话语元素与生命力,难怪有人说,中原的画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其作品极富内涵,耐人寻味,既可远观,亦可近睹,更宜静心品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中原是有拓创精神的。十多年前,他脱下戎装,来到深圳大学执教。假如说,故乡的小桥流水曾赋予他聪慧空灵,以及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那么,南国的清风明月,浩瀚大海,将进一步砥砺其笔墨,拓阔其胸襟,将其人品、书风、画格锤炼得更加简净而潇洒。(新浪收藏)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28281211853027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