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成交价2.2亿元。但很多网友指出,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还没发明呢!专家也表示,从图片上看,“汉代坐凳”属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汉代的礼制和贵族文化特点,也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可能是仿清代的家具。(1月28日《现代快报》) 即使不考虑汉代古人的坐卧起居习惯和凳子在中国的演变史,如此大件的成套玉制家具(化妆台127.3×81×47.8cm,坐凳体积为45×45×32cm)历经两千余年历史风霜,居然完好无损,如同刚完工一样艳丽如新,本身就是一大奇闻。毕竟这不是小件的书画珍宝,可以埋于地下,更不是鼎器之类的金属物件不易毁损。玉制器皿可是易碎品,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明清家具留存至今的也多有划痕或破损,这套汉代的玉制家具为何能保存如此之好?这样的大件文物出土或被发现,理应是轰动中国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大事,为何此前毫无相关报道?说是汉代文物,可要是把这梳妆台和凳子的材料换成木制,恐怕就与现在的很多家具没什么两样了,近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和现代人的口味怎么会如此接近? 这套玉制家具有着这么多疑点,却并不妨碍包括故宫博物院专家在内的四位专家作出汉代文物的鉴定结论,究竟是给人骗了,还是另有隐情呢?拍卖这套玉器的中嘉拍卖公司此前就有拍卖假古董的前科,而“看走眼”的专家中也有故宫的老专家。如果不是功力不够,难辨真伪,恐怕就是在和拍卖公司联手欺诈买家了。当然,也不排除三方合伙演戏,通过恶意抬高假文物价格,“洗钱”或骗贷的可能。毕竟能花2.2亿拍玉器的大买家不多,如此拙劣的骗局也很让人上钩。对如此离谱的拍卖,有关部门该好好查查背后的黑幕了。 不管是何种原因让文物专家给假文物“背书”,都反映出文物拍卖市场上的乱象。文物鉴定的随意性太大,鉴定者又无须为出错的鉴定结论承担责任,使很多专家为了蝇头小利就卖身于假文物贩子或拍卖公司,联手欺诈不懂行的买家。而拍卖公司通常都会在拍卖前声明不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利用《拍卖法》的免责条款把拍卖风险全部转移到买家头上,使诈骗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让买家吃个哑巴亏。 要整顿混乱的文物拍卖市场,除了尽快完善和规范文物鉴定流程,严格鉴定者准入条件外,还需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不讲诚信的文物专家和拍卖公司列入黑名单,直至永远驱逐出拍卖市场。违法成本大了,拍卖公司和文物鉴定专家才会真正重视自己的信誉,即使不慎出现赝品,也会主动赔偿买家损失,以挽回声誉,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任由买家权益受损。唯如此,恶意售假和“假拍”行为才能真正杜绝。
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