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百年账本里的笔墨生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1-11 阅读次数:1299次
吴昌硕、王一亭与日本友人
一本将近百年前的书画老账本,而且是一代海派艺术大师所记,将会展现怎样的鬻艺风貌及社会情景?
金菊盛开、枫叶含丹的时节,赴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吴昌硕纪念馆品茗雅集。在谈及民国初期海派书画家的从艺生涯时,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昌硕先生的曾孙吴越兄向我出示了其太爷爷吴昌硕甲寅年一年的笔墨账本。
这是一本旧式的线装账本,虽然连史纸页已经泛黄并有些虫蛀及斑驳,但却弥散出岁月的沧桑、旧时的韶光和笔墨的余香,封面上吴昌硕用酣畅遒劲的笔触题耑:“笔墨生涯。甲寅正月题。”并钤有“吴昌硕”印。手抚前贤遗泽,倍感历史的温情、文化的洇润与艺术的守望。应当感谢这位富有历史精神和社会意识的老人,他留下的这笔墨账本,为我们研究、了解那个时期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和经济形态,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经济样本和一段原汁原味的从艺信史。
壹 海上画廊鼎盛期的实录
“笔墨生涯”起始于“甲寅正月”,甲寅为1914年。当时的上海,已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都市。随着近代金融业的繁荣、商业消费的兴盛及市场经济的活跃,为海派书画搭起了坚实的社会平台。非凡是上海为数不少的笺扇庄、书画店的积极拓展,对海派书画作了良性的推介和能动的推广,从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成熟的书画市场运作机制,为海派书画的崛起作了经济上的保障和艺术上的提升。1914年正标志着海派书画廊进入了鼎盛期,而吴昌硕的这本“笔墨生涯”,正是海上画廊鼎盛期的实录。
吴昌硕是年已71岁,这位于1912年定居海上的职业书画家,终于在人生之暮年情系“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的上海,并实行了华丽的转身,凭借着其书、画、印、诗“四绝”的独特造诣、趋变求新的创作精神及深厚广泛的艺苑人脉,成为海派书画家的领袖。
吴昌硕的笔墨账本相当完整而详实,从1914年的正月初五至12月终,记账形式为上是订购者姓名或笺扇庄名,有时记以具体内容,如花卉、山水、中堂、对联、册页、刻印等,下是所收润格数目及磨墨费。当时订购吴昌硕书画的群体主要有三大类,一为笺扇庄(即类似于后来的画廊)及古董店,二为个人或收藏家,三为日本画商、画家及收藏家等。而笺扇庄无疑是吴昌硕书画销售的大头,有着相当稳定而数量颇多的订件。
“笔墨生涯”开篇的第一笔记录即是“甲寅正月五日,晚翠轩。永野四件,叁拾壹元八角,墨二角。”当时上海一流的画廊有古香室、九华堂、大吉庐、朵云轩、戏鸿堂、国华堂等。而有相当品位的实力派画廊有怡春堂、晚翠轩、锦云堂、文源斋、晋古斋、锦润堂、文萃楼等。这些画廊先后都向吴昌硕订画,是符合其艺术大师级身份的。如古香室就是闻名的老笺扇庄,当时任伯年到上海开始丹青翰墨生涯时,因人地生疏而流落街头,后在胡公寿的推荐下进入古香室,由此开始名震海上。九华堂开设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甲寅年(1914年)重分股份后,分为“厚记”“宝记”两家。该店在国内外书画界、收藏界颇负盛名,所代理书画家均属当时名家大家。吴昌硕在“笔墨生涯”账本中,亦分别记以“九华。宝记”或“九华。厚记”。而被誉为“江南艺苑”的朵云轩,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系当时高档次的画廊,亦颇有时誉。
画廊与画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社会机制,不是单纯的你买我卖的客户关系,而是对书画风格的走向、受众的审美引导及艺术的社会需求都产生作用的对应关系。通过吴昌硕的“笔墨生涯”账本,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这些书画店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他给画廊的价格并不很高,让其有利润的空间。老人曾说:“对画笺庄不要太计较,要让其有铜钿赚(进)。” |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