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红火,中国书画成为广大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青睐的品种。然而,随着中国书画市场的繁荣,急功近利的行为日渐突出,大量古代、近现代书画的赝品和仿品充斥市场,使得众多书画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一些颇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资者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收藏思路,把投资购藏的目标锁定在一大批有艺术水准和市场潜力的当代中青年画家及八零后新锐画家的身上,尤其是学院派画家的作品成为市场关注的亮点之一,从而走出了一条投资收藏书画而有望回报的新路子。
纵观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绝大多数成功的、受市场推崇的画家,无一不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推陈出新,最终形成自家面目,如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学院派出身。自上个世纪初,徐悲鸿等旅欧的留学生把学院教育引入中国,结束了我国古老的师徒传艺、手工作坊式的艺术教育,至1949年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等大师便确立了学院派绘画在画坛的主流地位。因学院派画家一般都具有系统的训练、渊博的知识以及扎实的绘画功底,他们不仅会创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丰厚知识基础的积淀。而这种优势于近代画坛上的体现即为如李可染、徐悲鸿、吴冠中、潘天寿等大量学院派画家的成功,他们成功的事实也说明了艺术市场对于学院派画家的青睐。这些年的现当代书画市场,出现了一大批学院里的画家,他们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也在进行艺术实践,尤其不少当代画家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如张仃、贾又福、何家英、王镛、田黎明、唐勇力、于志学、何家林、张立辰、陈平、李小可等,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内容等大胆革新与探索,形成了自家风貌,创作的这些个性化十分强烈的艺术作品,因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而受到了藏家和拍卖市场的青睐,成为市场关注的亮点,也奠定了他们在当代画坛的位置。
如今,当代中青年画家作品是投资书画最具潜力的“绩优股”已成共识,而年轻的学院派画家也开始成为收藏家青睐的“潜力股”。如陈平的博士生任清,何家英的博士生刘瑶,中央美院博士生王赫赫等,他们的实力、成长性与发展空间,已被越来越多有前瞻性眼光的藏家所认可。许多藏家坚信,随着生活的积累,意境的追求,审美的创新,风格的突破,学术的树立,他们中的一些画家再过二三十年,必将成为引领画坛的风向标的中流砥柱。从收藏家这种以挖掘“潜力股”的理性心态和对学院派年轻画家所持的“中期投资”策略,可以看出我国艺术品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来源:刘小龙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96fca01010jhz.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