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刘新惠:三分半书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1-30  阅读次数:1290次

  学习书法非亲操笔墨不能为,非得其法不能进,非诚心持久不能精,非大爱不能久也。

  惠公四十年前蒙兄长启发学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学 龙门二十品,又学褚遂良、钟繇、王献之、米芾、赵孟睢⑼躅臁0耸甏肴俦φ檬抖倨健⑵艄χ畲笫Γ贾誓手H换莨∩趼嗄瓴坏檬榉ㄖ隆V?008年春,偶将伊秉绶与黄士陵、金寿门、 邓石如、颜真卿诸家融为一体。略参篆刻构成,自创“三分半书”(一分楷书、一分隶书、一分篆书、半分篆刻)。

  在体会研创“三分半书”的过程中,尽可能参阅了古往今来诸多法帖资料,深感学问之道乃寂寞之道,字外功夫较之技法更为重要。因此惠公开始重读经典,开始向古典学方法,向经典要聪明,更期望在经典中得到真诚的进步。

  观历代前贤,但凡在书画上有成就者莫不竭毕生之力孜孜以求。然画者百而成书家者不及十,能书者而成篆刻家者不及一。以刀代笔者、以笔执心者,字外求字、印外求印、画外求画、诗外求诗者皆为艺术实践中的智者。然“笔墨当随时代”,我辈又当如何努力与探索,以古为学,以古为新,以古为用,不让古人一字呢?古往今来,

  楷书以法度胜;

  隶书以朴茂胜;

  篆书以深峻胜;

  行草以精妙胜。

  毛笔是世界上最能写意的,而刻刀是离意匠最近的工具,当这对矛盾体现在石上时,以刀代笔般的治印往往能够诞生真正的大家。诸如吴昌硕、黄士陵、吴让之、邓石如、齐白石、韩天衡等;而体现在纸上时,能否以笔代刀呢?能否让“三分半书”在体现书法意味的同时,彰显金石之美呢,这是“三分半书”所探讨、究寻、实践的核心问题。

  一、 “三分半书”是楷书、隶书、篆书文字美的重新组合与再创作。

  惠公通过五年多的研习,逐渐形成了在“转折”处用“楷法”,在“横笔”上用“隶法”,在“点”与“竖”上楷法、隶法并用,“使转”用篆法,结构上以黄士陵篆刻构成,熔汉金文、古玺等字形之妙,错落伊秉绶隶法,使“三分半书”更迭宕,更有金石之气。总而言之,“三分半书”是各种书体的融合,又是各种书体的提炼和升华。(配真草隶篆篆刻经典图)

  “三分半书”不是单纯或简单意义上的创造。惠公在研究中,努力探索追求两种境界:

  1、以朴厚为特征的:长方形结体或正方形结构。例如

  2、以瘦劲为特征的:扁平形结体。例如:

  非凡是在用笔与结构上,“三分半书”有着不同于前贤的显著的特征。在用水用墨的浓焦干湿淡五色的掌控中,不经意、不刻意;随性而发、随性而写。

  意随水

  意随墨

  意随笔

  意随兴

  正如:《心经》所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三分半书”直接来源于中国书法的本源,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的研习过程曲折、艰苦、美好。可能终其一生也只是浅薄的追求与尝试。

  吾尝终日所思,不得下笔;

  吾尝翻遍中国书法典籍、中国建筑典籍,找寻结构的妙处;吾尝重临经典,从中体会点画之妙;

  吾尝半日读书、半日琢磨,但书法之门可谓高、重、厚矣。在“三分半书”的创作中,它几乎就是一个仪式,他是社会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与书法的融会贯通。

  心滞不可写

  笔滞不可写

  墨滞不可写

  情滞不可写

  境滞不可写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29361248016357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