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中国传统文脉的复苏与转译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1-25  阅读次数:1092次

  

尚扬作品


  日出东阿,其中暗指的是传统的复苏,也指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自信的将自己本国的文化发展表现出来,而不是像以往总是模拟西方,这是一种文化的自卑感。从现在开始尊重自己的传统。因此,我们首先应重新审阅当下文化的发展状态,重新审阅自己的传统。从历史出发理清文化的脉络。其次,我们也要理解西方文化的先进性,为何能被国人接纳?为何一直在学?

  熟悉自己的传统并不是单纯的从某个狭隘的角度去理解,而应该多方面的,历史的去看。和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人理解事物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有些散漫,西方重视逻辑推理,而中国更注重发散式的理解。最后都能得出结果,但理解的深度却有差别。如何看待所谓传统,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就是“没有传统”,中国向来注重兼收并蓄。从历史看,每个兴盛发达的朝代,都具备一个特点,即,包容,开放。相反,每个即将灭亡的朝代也同样具备另一个相反的特点,即,排斥,闭关。拿佛教的传入为例,从佛教进入中国,到以后每个朝代的发展,最后还是被中国化,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早已被浸泡成中国色彩。

  我始终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消化,侵蚀,溶解外来文化的特点。任何一种文化我们首先做到的是“拿来主义”即,先不管该种文化是否有我们不需要的方面,先“拿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要用的就会被保留,而不需要的也会被排除。从1840年西方打开中国的大门后,我们被动的接受了西方的科学后,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诸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担心,中国是否已经不是中国了,中国的传统是否丢掉了!我认为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卑。其实,有这种担心的人他的思想一定还停留在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思维惯性中,而这种惯性正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们为什么不翻开历史的长卷看每个兴盛朝代是如何包容外来文化?又如何消化,溶解外来文化的?就拿宋元的更替,明清的更替来说。元朝和清朝都是所谓外族。这两个朝代入主中原后虽然形式上在统治中国,而内在的思想文化却被“反统治”。最后的结果是,经过几百年后,这个外族又被浸泡成中国的色彩,也可以说被“汉化”。在政治上表现出的是“反统治”,而在文化上我们可以叫这种方式为“反入侵”。所以,当我们自信的站到历史的角度去看问题时,对于外来文化的介入就不应有任何排斥的情绪。而要大胆的吸取,积极的学习。这其实也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0253810882568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