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姚媛绘画的变奏之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1-11 阅读次数:1832次
1、处境与张望
阿多诺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始终都对被遗弃了的东西感爱好,我对被呈现出来的和没有呈现出来的东西之间的张力感爱好,对善于表达与沉默之间的张力感爱好。”(1)他似乎描述了一种表达的处境,一个界面,一种布满张力的平衡。从这种平衡出发,我们也许能逐渐探询姚媛那缠绵悱恻的情境之谜,也许从探询的过程中能够体味那无意的断裂、静默和雍容,但无论怎样,这种探询都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冰冷与绘画的孤寂所同时给予的无声而凛冽的寒风。
阿多诺的“之间”在姚媛那里分明是一种张望,向两个方向的即时张望,当下的与经典化历史时刻的,杂芜透视的与秩序空间的,钢筋水泥的与自然的,布满欲望的与无言无欲的……姚媛的画给人足够的空间得以放眼去望,尤其近期作品,不再将概念化的花卉当做视线的羁绊,而是将景物推远,留有探寻的距离。姚媛的张望时本能的、直觉的、冷静的,甚至布满洞察力的,这又和自我的处境有关,靠本能的洞察力关照自己的生活和存在,是非凡女性化的方式,所以,姚媛本质上并不是秩序、理性的,而相对散漫和感性。因此,由处境引发的张望来自她对现实的反照式的熟悉,是一种对袭击的不安的反抗。
在暴虐的时代审阅自己,形成图像、意象、情感的直接内在的对立,无疑是一个人非凡是女人在当代社会复杂情境下矛盾无措的具体呈现。
张望决定了姚媛内心布满欲求,布满对身份的确认和确立的欲求,布满对世界和存在的剥离化的探知,因此张望指向处境,指向不安,也指向不安中的安宁。在她的画中,那些不安中的安宁正是一种处境带来的雾霭。《湖石》、《湿》、《高山流水》等作品中那些诡异的石头,分明透露出难以言表的呼吸的颤栗,那些石头中的洞穴分明与脆弱、敏感、痛楚有关,它们隐匿着一个人诸多的故事,它们响应着一个人生活中最私密、最贴身的感悟,它们被扔在那儿,扔在画面上,扔在姚媛不得不信赖的地方,不得不对自己的处境做出反应的地方。阿多诺的“之间”在这个层面上又深化了姚媛的不安,建立了她真实与虚境相互对峙的平衡,以至于在确立自己的时候,她不得不对自己的身份做出执拗的布满断裂感的呵斥,就像她用高速栏杆呵斥传统山水一样。
不仅仅这样,张望的性质又反作用于不安的处境,使姚媛的场景变得暧昧、氤氲、暖和,布满渗化的强力。不安的安宁是姚媛对自我处境的触及,所谓触及,实际上强调的是对事物的具体、具象的描绘,具体到触手可及的地步,像那些高速路,路边的栏杆等等。它们又同时与某种传统笔法下的树木山石混搭在一起,看起来似乎有些观念,有些拼贴的形式。因此,姚媛的张望不仅仅是即时的,而且是共时的,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在处境中对文化力量的理解与判定。虽然有些直白,但处境将这种直白的观念与形式分层次地解构——重建——再解构——再重建了,反复地以逻辑与非逻辑的相互作用,让事实的展开成为可能。
这是我一贯坚持对自身文化的内蕴式理解的又一个绘画上的例证。恰恰不是因为姚媛的中国画情结和表达方式,而是她对处境的深刻理解与描述,她不求阐释或者给予答案的方式让观者进入情境,她只是将触手可及的处境变成具体的事实,变成你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而今天,处境的事实是悲剧式的。对姚媛来讲,它又以温润的笔调触及这“之间”的一切,当然会泛出层层叠叠的寒意。
2、时间的嫁接
在姚媛的画中,时间是断裂的,非连续性的,它暗示了一种多重焦点的历史观,甚至是一种多重层次、多重序列的精神史观。时间因素被层次化、序列化了,聚焦于时间的叠加与同构,让历史镜像在更丰富的界面上得以沉积,得以延展,从而为我们的视觉表达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说服力的叙述方式,也许正是姚媛的意图。
姚媛共时性时间的处理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将两种时间的景物和意象进行重合性组装。这种重合性组装较为直接地将某种物象的差异鲜明地摆出来,甚至不惜让一种浅显的观念性成为思维表达的主导,使人能够马上认出其中的断裂与对应。例如《路上的风景》系列作品,古法山水风景与当代高速路的现场直接嫁接起来,提示出一种对当代生活时间的变奏性熟悉,它当然是布满矛盾的,具有强烈对峙的力量。二是将两种时间的笔墨表达方法进行交互混搭式的使用。传统通过笔墨的意趣透露着文化的铁锈,而当代素描式的景物刻画又展现着现实的确立,两者笔意的差异将两种文化时间衔接起来,共同营造了一个论古现今的自然场景。像《叠嶂》、《彼岸》等作品,古代笔法经常重笔意和墨趣,山水中更为明显,而当代景物的处理主要沿袭素描立体明暗塑造的方式,两者在画面上的具体结合经常具有文化上的自然辉映。
因此,姚媛的镜像嫁接实际上是一种时间转换的定格,它强调打破与截取,强调互为参照的理解,强调位移中黏联的不可描述性,强调双重声调的合理性的调节,更重要的,她强调一种强烈的个人视角,一种貌似无理的理性视角,将以传统为根基的历史情境与以现实为基点的当代风景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对记忆和精神的微观审阅。这种审阅首先是从自身出发的,在画面中,我们能够持续感受到姚媛同自身不断决裂的缓慢过程,那既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回应,也是一种对现实理解的强制性参与。
同时,传统不仅仅是过去,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2)文章中深刻的指出,传统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意识,也就是说,时间在绘画上的历史意识经常以传统的面貌来呈现,这样我们就很轻易理解姚媛为什么这样聚焦于时间在视觉上的嫁接与拼贴了,它意味着一种关于历史、关于时间的同构与融汇。
另外,对于过去,对于已经被经历的时间,姚媛仍有一种态度,这是她性别、性格和性情造成的。她在对时间的理解中强调与过去的亲密关系,强调一种相互的时间和谐趋势,“不是去征服过去,而是解开它……可以使自己与过去和解。”(3)作为和解的时间态度,其细节上的动作是解开,进一步描述是将被时间浸泡的物象拎出来,放在另一个空间中重新装配,而那个过程,尤其解开的过程,基本就在装配前的序曲中了。因此,姚媛绘画中有关时间问题的部分,不是一个结果式的描述,而是一种预备和取向。
3、风景与山水——双重否定的现实
电线杆、铁丝网、路标牌、护栏、地砖等含有强烈寓意的景物在古典山水与当代风景的交织演义中,获得了新的置陈关系和独特意义。他们形成的共谋力量通过这些新的关系与意义焕发出璀璨的奇异之光,绘画不再作为说理性的言辞来搭建自身的语言系统,而是某种忽然的照彻,碎片式的发现,凸显出表层物象的精神内聚力,最终成为一种类似通道式的非理性的偶然相遇。
这是对现实的双重否定。首先,现实在姚媛的画中不再承担被指认的再现功能,而被她赋予了某种巫术般的隐喻活力,使现实非现实化,从而否定现实的既存性特点;其次,对这些即存性特征的描述,姚媛再次进行拆解,她并不将风景和山水镜像的非凡性因素以聚光灯式方式夸大和引申出来,而是更多的强调它的偶然参与,强调相遇,强调发现,而非刻意的现实。因此,姚媛再次否定了它们呈现出的观念力量,也就是是否定了画面中新的现实,从而完成对新现实的具体参与。
风景与山水的直观对立形成了某种诡异场景的隐喻,它难以名状,物象越具体越觉得有种潜在暗示在对立中,也许对立的价值在姚媛那里不是以确知事实的方式呈现的,而是“对立面以它自己的方式走到了一起。”(4)并相应地取消了原有共谋的价值立场,所以,姚媛的风景绘画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也就是说,从风景绘画的逻辑上讲,姚媛的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反风景的绘画。
反风景的隐喻从很多方面揭示出人们对不断被割裂的现实的拒绝,哈罗德·布鲁姆在谈到心理防御中关于表现的防御,他这样描述:首先是转向反对自我的两重唱,接着是压抑,最后是内射与投射的两重唱。(5)当代社会在各个领域和层面上的毫不节制的开发,使人们不再以内省的模式,而是以防御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心理表现,从而外化为对这种表现的现实,这是一种双重否定的机制,对姚媛来说,这就是她作品的深度隐喻,即使这种隐喻是不自觉的。明莫世龙曾在《画说》中谈及形心之间的辩证关系时说过:“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6)我理解的这不仅仅是形心兼具的传神说,还是一种自我反证的两重唱。形与心的相互反证,形与心的双重否定,使现实“神”化了。形心一致见证了事实,形心反证催生了传神。也许,姚媛的努力正是某种形心反证的结果,她画面中的现实才如此明晰、生动。
风景与山水的现实中,时间空间是要害的变量,这种变量策动了双重否定的动力。在姚媛那里,场景与场景的悖论关系就是靠这种不断交叉的变量来维持的。《弱水》中的古式亭榭既是正在被修缮的当代公园的建筑,也是古意山水树木之间真实意念中的处所,两种真实的现实感相互否定,又互为存在的依据,构成一幅令人恍惚的迷人的具有现实意蕴的非凡画面。 |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