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宋唯原:如何界定中国画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0-20  阅读次数:1723次

  现在中国画概念模糊,许多画家用西方的绘画手段、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中国画走向了工艺性、制作性的绘画道路。中国画应该有边界,应该有理论和技术手段支持,以界定和区别于其他画种。

  中国画首先应该有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的支持,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体现。抛却它的文化背景,单从技术手段讲中国画,首先是书法用笔,加之晚清后加入的金石气息,这种模式才属于中国画的范畴,否则就像是现在诸多画家用中国画材料画出的西方水彩,无论是技法还是审美意识都属西方绘画模式。

  中国画发展和西方绘画完全不同,从唐、宋、元、明、清到现在,中国绘画是一个承递过程,就像中国的哲学理念、审美习惯、社会形态是总体的向前推进一样。所以中国画应该有血统传承,任何外来的文化强行嫁接都会使它畸形。

  我觉得中国画有两个欣赏层面,第一是它表现的物象,比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你画面的内容及你所要表现的东西。第二是笔墨趣味的抽象形式,它如同细胞一样,只有当它成熟和裂变,从而产生一个完美的个体。这两个层面相互依附,不容分离。假如没有笔墨,或是只玩弄笔墨,中国画将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绘画,或是抽象主义的绘画,这将与中国画的本质相去甚远。

  中国绘画注重情感的表露,是一种人本的绘画,而单纯的再现现实与抽象符号,均不是中国绘画的追求方向。然而,这种人本的绘画,需要一种坚强的艺术手段及技法支持,这也便是中国笔墨的锤炼。溯流而上,也便是对中国书法的学习与锻造,所以没有中国书法的积淀便没有中国画。几千年来,以书法入画,几乎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规则,背离了这一点,中国绘画便失去了魂魄。中国书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贡献。它固有的实用功能、抽象形式与书写者的个性发挥,形成了如同“幡动、风动、心动”的概念,而它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化,直接影响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风尚。由此看来,吃透中国书法即是入主中国绘画的不二法门。

  中国古人讲“书画同源”,但在我看来,书是源,画是流。不同时期的书法状态反射着不同时期的绘画风尚。中国书法艺术是整个世界艺术殿堂中光辉、璀璨的珍宝,他可以与古埃及、古希腊的艺术抗衡。“书画同源”我认为是“书画用笔同源”。这种丰富的表现特性是其他任何绘画材料所无法取代的。然而中国人的技术与技能在历史上统统处于私秘状态,使其传承受到了很大阻碍,以至绝迹,书法也如此,仅就执笔方法这一点而论,便可见一斑。试看现今留存的大量的书法典籍中,魏晋之前在执笔方法上未见论述,而魏晋后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苏东坡的“执笔无定法”到赵孟?的“用笔千古不易”,众多大书法家的论争所要印证的实际上便是失传的艺术私秘。更有甚者,钟繇为了学习蔡邕的笔法竟掘取了蔡邕的坟茔,这种私秘的执笔真的如此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新浪收藏)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036921501159668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