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感悟书画人生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0-18  阅读次数:1353次

  
萧淑芳 《丁香花》
    书画收藏热是民富国安的象征。改革开放后,书画家的作品开始进入市场,当时人们热衷收藏的,往往是一些比较“甜”的书画,尽管题材俗气,格调欠高,但只要画面华贵,寓意吉祥,就有人愿意购买。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收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因为买画的人多数是为了家庭装饰而不是收藏。记得当时长于画牡丹、画红梅、画鱼、画12生肖的画家轻易走红。那个时期还是按计划出书的年代,我记得和陈逸飞等人一起外出写生创作的一批水粉、水彩画,当时被列入出版计划,出版社另给我出版了个人画集,但这些作品在国内市场几乎无人问津。

  我感觉,国内书画收藏真正起步是上世纪末以后的事情。这期间,书画市场出现了,书画拍卖机构也多了,书画家本人自觉不自觉地开始直面市场,书画收藏队伍逐渐庞大,甚至出现了职业收藏机构和职业收藏家。在他们的引领下,国内收藏大军的整体鉴赏水平在提高,这也导致名家名作与一般书画作品差价越拉越大。各种流派、各种画种的作品,只要有艺术创新和艺术水准,就有藏家“问津”。譬如长期处于价值低谷的水粉画和水彩画,尤其是艺术水准较高的水粉画和水彩画,这几年收藏的人越来越多,画价直线上升。

  在市场接受多元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同时,媚俗的作品逐渐被市场冷落。在我熟知的画家圈子里,真可谓“潮起潮落”,有人的作品持续受热捧,越捧越热,有人的作品早期受热捧但后期遭冷落,而有的画家前期“门庭冷清”,后期“门庭若市”。我自己感慨最深的是一些画家倾心创作的、能够代表画家水平的作品,藏家纷纷抢购。

  在这个发展过程的后期,书画收藏也从“慕名”而来,盲从跟进,逐渐走向理性收藏。一批本来名气不大,但确有艺术创新能力的实力派画家被市场挖掘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市场对于艺术价值的肯定,既为富有艺术创新的书画家带来了经济实惠,也对他们的艺术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反过来又激励他们向更高的艺术目标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画收藏的进步,也促进了书画艺术的进步。(雅昌艺术网专稿)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349871158599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