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聂危谷:宝塔是永恒的符号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0-14  阅读次数:1162次

  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涅槃,供奉佛祖的舍利塔在印度诞生。印度佛塔,梵称Stupa,汉译翠堵波。作为Stupa主体的覆钵形梵称Gabbha,意为子宫,喻指佛陀永生之所。而整个佛塔承载着双重精神象征——涅槃与宇宙。公元前250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阿育王砌万塔赎罪还愿,影响被及中土和东南亚。

  文明传播超越地域,以衍变为代价,亦以变革获得新生。印度佛塔的半圆覆钵式以阿育王所建桑奇大塔为典型。而即使流布于印度文化圈,造塔已非照搬原型。收腹似覆钟者,如仰光大金塔、泰国山奇那塔;垒石似山者,如柬埔寨吴哥巴戎塔;耸肩类宝瓶者,如西藏塔尔寺喇嘛塔;除了造型演变,它们有别于印度佛塔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向天空升腾。

  中国佛塔既远离印度翠堵波原型,也不同于南亚诸国的渐变,而以其重楼叠阁、超寰绝尘的楼阁式塔展开了空前的形式革命。东汉永平年间伫立于中土的首座佛塔——“齐云塔”即为木构楼阁式;史上最大的木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的洛阳永宁寺塔,高达90丈(300米)。当年登塔凌云,俯瞰皇宫如纳掌中。希腊学者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60年一见倾心、叹为观止的古巴比伦通天塔,高为90米,尚不及前者1/3,可见中国佛塔不同凡响!

  虽然“心比天高”,古人限于技术,造塔高度仍然有限。楼阁式塔最具特色的是:以其独特的内部空间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洞天胜境。印度与东南亚诸国的佛塔或为实心,或被封锁了内部空间。中国佛塔中,台阁式塔、密檐式塔、宝瓶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式塔、花塔等几大塔型,同样多为实心构造。面对实心塔,人与塔虚怀若谷、推心置腹的交流愿望,被横亘于眼前冷漠的砖石无情地堵塞了。

  这就难怪自古以来,楼阁式塔独领风骚,获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走进内部空间,塔心包容人心,人就成为宝塔搏动的心脏;拾级而上,挑战重力、体力和心力,宝塔赋予人攀登圣境的自由;而透过每一楼层每一朝向的门窗,宝塔赐予我们升降自如的360°视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登塔是梦想的登天,读书人登科及第则是实现登天的梦想。而“登天式建筑艺术品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那正是象征着我们朝向未来的飞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楼阁式佛塔逐渐淡化佛学意味,衍生出儒学意味的文峰塔、文昌楼,籍以象征宝塔所在地一方水土的文运昌盛。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11029601097107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