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无声
——王盛烈,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画之国笔,画鸡全国第一。
——胡献雅,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
志安先生为艺也我行我素,他的诗词文章,其言也平白。但涵厚情真而味醇。……他的作品,在若愚若拙,冲淡悠闲的表层下,蕴涵着丰富的人格底蕴,强烈的情感脉动。他是当代文人画中,诗文书画均属高品位的代表。
——杭鸣时,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建设部学位学科评审委员会委员
志安笔下的雄鸡,或俯首敛尾,端居石上,状若沉思;或侧首怒目,竖尾奋爪,似欲与强敌一搏;或踽踽独行,艰难跋涉,题曰:“莫嫌岁月多风雨,一生都在旅途中”;或峨冠高趾,阔步横行,题曰:“何谓我行我素”;或缩头垂翅,栖于树下,题曰:“人,老谋深算者常如此”;或闭目凝神,柳下听蝉;或横卧蕉荫,逍遥自得。他笔下的雌鸡,或与雄鸡脉脉含情;或呵护一群鸡雏,唯恐鹰鹞相侵,虽少巾帼英豪之姿,颇多贤妻慈母之致。他画的雏鸡,依偎在母鸡身旁时无忧无虑,稚态可掬,题曰:“世上只有妈妈好”;画一群凄凄惶惶的雏鸡,题曰:“于今电孵化,何处找妈妈?”像这样富有多种多样人情味的画鸡作品,古往今来,何曾见过?……若就其应用高超的造型技巧,极概括而准确到位的笔墨语言来看,恐怕也是古今罕见的。这绝非溢美之词。我可以大胆地说,志安的鸡与悲鸿的马,白石的虾,苦禅的鹰,黄胄的驴,置诸一堂而绝不逊色。
——黄志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诗人、艺术系主任
具有独特书画个性的张志安先生,以其简练的笔触,深厚的功力,塑造了富于哲理的艺术形象,使人玩味不尽。
——丁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评论家
先生谈及一些问题的廖廖数语,已足使人对先生十分敬重。在觥筹交错的热烈场合中,人们往往会忘掉许多东西,而先生是个独醒者。
——萧沛苍,画家、湖南省美术出版社社长
笔高墨妙
——蒋风白,著名画家
昨天与顾瑛通了电话,谈到您的散文写得好,写得真,写得趣,真象您这人。最主要的人到了七十岁有个童心。
——刘二刚,南京书画院画家
您笔耕墨耘数十载,一笔一划皆有情趣,此乃我等所不及也。
——傅二石,画家、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气吐烟云法绘,胸藏丘壑文章。
——储云,原宜兴市文联常务副主席
提到张志安先生的画,自然要赞叹他的“鸡”,尺八天地,信手涂抹,皆成活物。雏鸡母鸡,惟妙惟肖;雄鸡更是雄气十足。粗看似曾相识,细品其味无穷。踞、扑、行、卧、极尽鸡态,且形、神、意、趣、墨,浩浩然沛沛然戛戛然,此张公之笔,张公之鸡也。
如果说,“鸡”为张公之精,那么尺幅斗方小品,则为张公之华。寻常题材,青菜萝卜牡丹芍药之属,聊聊数笔,平淡之极,却极见其厚见其真见其智见其奇趣之旨。
——蒋立群,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
志安,你的作品传统气韵很浓。看是小品,涵量却颇大观,透着真情和哲理。
——王盛烈,孙恩同,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张先生对生活的观察、提练到了哲理的高度。且传统文化积淀很深,笔墨耐看。小品反映的生活,诙谐幽默,常令人会心一笑。
——王奇,羊城晚报专栏主编
简约鲜明画一厅,张张意境出清新。诙谐泼辣关时弊,世道人心此处寻。
卓识高居寄寓敫,警人托物见真情。先生用意诚良苦,蔬菜禽鱼化育深。
——王达林,景德镇诗词协会秘书长
张志安先生的画,造型独特,意态诙谐,富于哲理思辩,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
——陈立言,湖北省书画院院长
陶情冶性,天机活泼。
——单人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诗人
可贵处有两点:一在有思想,有学问,画题精彩,是从人生领悟中来的,画活了。二在造型准确,笔墨简练,有深厚的基本功,寥寥数笔,高人一筹。
大羽先生是权威,张先生的造诣,绝不小于大羽先生。张先生的鸡内秀,不那么张扬。
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人微,创作了很多散文、诗词。文人画必须有文字功底。张先生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
——陈忠南,扬州市文联主席
品位极高。一是有白石遗韵。二是反映了物态、童趣、乡情。三是朴茂、苍润、拙稚。
——贺万里,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
张先生独具慧眼。一般画家讲技法,张先生的作品从精神中来,因而比我们深刻。
——王野翔,江苏省文联专业画家
张老师画画很舒服、很轻松。朴实简约中反映了人生哲理,表现了常人所未能表达的境界。
——顾扬,扬州国画院院长
构图奇崛、险僻,想来是受了潘天寿先生的影响。
——刘亚嶂,南艺博士
淡淡的语言、淡淡的韵味、内心的歌唱。
——李燕君,扬州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