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日常叙事的尊严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9-25  阅读次数:1356次

  
张新民摄影展现常
《子龙爸爸的小楼》 布上油画 张路江
《没有不散的宴席》 布上油画 张路江
《金刚》 布上油画 张路江
    当代艺术的表达序列应该有日常叙事以及本土经验表达的位置

  9月22日,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开。在装置、影像等浓烈的当代气氛中,张路江的架上油画展与张新民的纪实摄影展显得有些孤单和另类。

  在油画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些熟悉而平常的场面:简陋的工棚、雨中从玻璃窗看出去的小镇、发呆的外来工,一起聚餐的吃喝场景----真实、简单、不加修饰,地道的广东味道。作者张路江,地道的东北人,现在主要在北京从事艺术创作,是怎么做到如此地道的?为什么关注起这么平常、人人习以为常以至于忽视的景观呢?广东本土怎么没有产生这种思考?

  张路江不无狡黠地表示,这批画是住在广州朋友的工作室画的,而他去哪了呢?他去巴黎画画了。这个回答有点意思,别有深意。他说出了一个我们轻易忽视的道理:艺术创作必须首先远离成见。而我们面前现成的成见包括:画雄壮得去太行,要朴实画西北,岭南?似乎不入画。于是我们对于身边的、日常的叙事视而不见。而一个东北画家却如此执著地画起了珠三角。张路江认为,他的作品目的不是换钱,是想通过作品,让大家感受当下时代的生活气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人看了亲切。“像这张画,我的朋友一看就说‘啊,这是我的鸟/我就是画他家的鹦鹉,他看了就亲切,这正是我的追求和探讨对艺术本土化的表达及其可能性。”

  在一楼摄影展,铺天盖地的黑白镜头,极具震撼。张新民----一个坚持记录移民的摄影家,通过建筑、景物,非凡是人的变化,记录三十年来中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变迁,用镜头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农民的离乡与移民城市的过程。无可回避,城市化是中国最大的现实,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表达,然而,当下的当代艺术对于这种现实的表达的确微乎其微,甚至,一直排除在当代艺术之外,这的确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艺术批判家杨小彦认为,不应该把日常叙事以及把本土表达经验在当代艺术的表达序列中抽离出去,这样做就是无视我们的生存状况,无视我们的现实状况,无视我们的当下情绪,那我们一定是给某些东西所遮蔽了----具体来说,就是直接、间接从西方拿来的这个、那个“主义”,当这种表达占住主流以后,别的表达就被忽视或抛弃。有人会说,这种表达太旧了,难道在珠江边散步,在大排档吃喝就陈旧了吗?当下生活怎么会陈旧呢?美国闻名的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认为波洛克的绘画是现代主义之后最具美国特色的本土表达,波洛克的出现表示美国当代艺术站起来了。而我们呢?我们本土的表达一直被艺术家自觉地不自觉的忽视。中国日益强大了,我们一直希望在国际上有一个自己的声音,在艺术范围,我们发现我们现在可以讲话了,但我们讲什么呢?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的声音?难道我们真的没什么可讲吗?你没什么可讲,就意味你只能听别人讲,说到底,假如我们忽视日常叙事、本土表达,只能说明我们还是没有建立起文化的自信心。

  其实,两个展览反思的就是一个问题:当代艺术表达为什么要排除日常叙事和本土表达的切身经验?如何面对现实的声音?

  本报记者:陈运成

  张路江同上面讲好有关系。他系条捞佬,有意思系,他用自己眼睛,睇到?一个地地道道广东。?通过画画,好好?琳一下,点先至系艺术本土化表达,有没依个可能性。

  艺术家实践朴实无华,用对生活世界日常关心,去代替所谓审美,代替所谓想象,依过本身就系一种新美学。而发生享艺术现场依滴?乱七八糟,假如真系有理论介入,吾理?系现代理论仲系传统文人理论,依滴日常朴实无华,同埋生活世界中外表特征,就会唔见哂!依个现象讲明,享日常观看同埋理论解释之间,有好大人为障碍存在,依一障碍,既遮埋晒实践本身,又等人好轻易产生误解,重以为误解系正常。

  摘录自杨小彦撰写的《日常叙事的尊严》的粤语版前言

  

  

  

  (广州日报)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92717885971069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