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书画网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搜狐微博:鲁中书画艺术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网站帮助 意见反馈 员工认证 加盟我们 广告投放  
 
公告

  名家题赠展示区


清代隶书第一人陈恭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9-22  阅读次数:2067次

  顺德籍的陈恭尹(1631- 1700年)既是“岭南三家”之一,著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在岭南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闻名的书法家,被称为岭南地区清代隶书的第一人。

  陈恭尹的一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父亲陈邦彦是明末“岭表三忠”之一,清兵进入广东后,誓死反抗,最后不幸被捉,不屈而死。陈恭尹其时年仅十七岁。当时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立都,陈恭尹上书陈述父亲殉难状,因而得赠锦衣卫指挥佥事。后来广州再被清军攻破,陈恭尹便避兵隐居于西樵山,不久再游历五岭以外,晚年归住广州城南,筑室小禺山舍,以卖文维生。

  陈恭尹以诗歌扬名于世,但他在书法上的地位并不比诗歌逊色。他的书法以行草书和隶书见长,尤其是以隶书之风神独具而为人称道。

  陈恭尹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在清代康熙年间,这一时期活跃于南京的有一个隶书名家叫郑簠,因字谷口,人们习惯称“郑谷口”。郑谷口的隶书以习称的“八分书”见长,在清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当时浙江海宁籍的闻名文人陈奕禧将郑谷口与陈恭尹相提并论,认为陈恭尹的隶书可以和郑谷口一较高低,由此可见陈恭尹在当时的地位。

  陈恭尹的隶书主要取法于汉碑,其中得益最多的为《夏承碑》和《曹全碑》。《曹全碑》的主要特色为秀逸,而《夏承碑》则以灵动著称,两碑的特色构成了陈恭尹隶书的主要风格。他能以瘦逸遒劲之笔,尽量避免隋唐以来那种呆板孱弱的习气,不为汉碑所囿,在当时广东书坛,应该说是极具开拓性意义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当时所能见到的汉碑并不多,不像乾隆、嘉庆以后金石学、小学的兴盛和各种碑版的大量出土,可资书家参照临摹的品物那样丰富,因而眼界不阔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得陈恭尹无法博采众家之长。所以现在所能见到他的传世隶书,风格上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陈恭尹的传世书迹相对于屈大均、梁佩兰来说是比较多的,单笔者所编著的《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中就录有其书迹51件,其中隶书就有20余件,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及私人藏家中,其隶书名迹主要有故宫博物院所藏《题明史列传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咏月诗》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隶书轴》和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祝龙翁》诗赋斗方和《咏花十诗》卷等,尤以《咏花十诗》卷为精湛。

  陈恭尹的隶书在当时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清初文人王士祯在其《香祖笔记》、《渔洋诗话》中屡有提及,陈奕禧的《隐绿轩题跋》也有所论及。作为岭南地区一代文学宗师,其隶书也能扬名岭外,名垂书史,在广东书法史上是并不多见的。
相关书画知识: 书画  评论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载入中…… 
主办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对外宣传办公室  技术支持:淄博时空  淄博信息港 投稿邮箱:shuhuawang@wo.com.cn 
©luzhong.shuhu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14036922号-1  
Apalong php-b2b 行业网站基础系统

页面执行时间:0.091259956359863秒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将本站设置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