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简介:
王永辉出生于1989年,河南省宁陵县乔庄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喜欢国画由于家庭条件和环境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中国画的学习,2007年初中毕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山东曲阜孔子故里鲁南新起点学校学习美术,主修素描和水粉画业余时间自己研究临习中国画,2009年正式转入中国画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曾受中国著名画家马良先生和白海成两位老师点拨有了较大的进步,2010年至2014年间创作出大量的作品,2015年开始自学水墨画,受潘天寿以及李苦禅两位先生影响最大,创作出来作品多有两位大师的身影。
2、一路走来,支撑您对艺术的坚持和探索的各种因素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么一路走来支撑我走到现在最大的因素就是家人对我的支持,中间也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特别是在14年的时候,整个一年可以说没怎么画画,那个时候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有时候想不起来画什么怎么去画,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找不到方向,后来我的哥哥和姐姐就想尽各种办法来安慰我鼓励我,我也从鼓励中慢慢的找到了信心,在自信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进步,在2015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
3、请介绍您从事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
在我艺术创作灵感大多是来源于思考的积累和生活中不断的观察,它不是说你去刻意的去寻找它,它就会出现在你脑海里,这样的话在你脑子里永远不会迸发出那种惊人的灵感,它需要仔细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首先要深入到生活中,比如我看到两只猫在草丛里嬉戏打闹,家里边院子里狗和鸡挣食吃的场景这些在农村里经常看到的一些景象都会给我带来灵感,有时候我会三四个月不画画,在不知哪一天脑子里不知不觉的就会涌现出那种画画的欲望,铺上纸倒上墨拿起笔来墨在纸上那种随心所欲的流动那种快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说艺术创作首先要学会观察,加上不断的思考否则就很难产生灵感。
4、如何将创意灵感成功的转化为有形的作品?
从创作的灵感到作品的行成首先要清晰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该用怎么样的笔墨来表达,再者就是一定要把把感情融入进去,在画之前脑子里应该有个框架,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笔墨,只有胸有成竹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著名画家孙大石先生曾经说过“画出于手而实出于心,心不定落笔不稳,神不凝气韵难升”,先生是真正的悟到了绘画的真理。
5、创作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其中的痛,您如何理解,并跨越他的?
首先艺术作品的创作它是来源于生活,是一个画家对生活的自我体验和感受之后对艺术的回馈,一个全新的艺术作品,没有对困难生活经历透彻的理解是不可能对作品有正确的说明的。
艺术创作又是快乐的,它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在笔墨和宣纸的结合以及完美的结构中享受着创作过程中的喜悦,在每一次的创造和突破中享受着艺术给予的成就感。
6、在创作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或者困难?
在创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作品题材,画的最多的就是牡丹,别的不是不会画努努力也能画,只不过是还是牡丹画起来较自如一些,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开拓新的作品题材,再就是作品构图,画了这么多年感觉太老套,没有新意,有时候很想找个老师来系统的学习,每当要下决心的时候又感觉到力不从心,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去拜师更系统的去学习绘画的创作。
7、对您目前的创作内容和进度,自己是否满意?
对于当前所创作的一些作品自己还不是很满意,首先是创作的题材较单一,题材不够丰富,看点较少,再就是作品的的质量不高,质量也就是画画的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不够娴熟,用笔放不开,落笔不稳,墨和色彩的运用不够自如,画出来的东西太单薄,使作品不能够吸引到人的眼球。
8、艺术圈永远不乏抄袭的影子,对于屡见不鲜的抄袭创作您对此的感受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化为己有属于极大的道德作风问题,其次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拿着别人的劳动成果去展示给别人硬说是通过自己劳动来换得的,典型的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9、借鉴和抄袭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抄袭,绝大部分是抄的而非原创,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和对版权的侵犯。
借鉴,参考了他人的内容,但拥有自己的见解和独创性的观点。
10、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我认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是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社会的特征或者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通过创作出来的作品去感染他人造福社会。
来源:伍佰艺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