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讨厌长篇累牍、咬文嚼字、文绉绉式的批评。批评就是批评,应该打蛇打七寸,简明准确、一针见血,很多批评家往往打着所谓学术批评的旗号,对一些非学术语言的批评文章不屑一顾,甚至加以指责、诋毁,而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很难在学术层面批评个所以然来,有些是隔靴搔痒,有些是雾里看花,有些是晦涩难懂,有些根本就不知所云,所以这些批评都可算作伪批评和伪学术语言,更多的是用所谓专业术语来忽悠和迷惑外人,来掩饰和包装自己贫乏的思想与对批评对象不确定的认识。
我们须知文章最终是要给人看的,尤其是文艺批评文章,如果写出来让被批评的人难以理解、难以看懂,即便满纸的学术语言和专业词汇,意义也不大。当过于强调用所谓学术语言、专业词汇等来进行文艺批评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了语言本身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来表达自我清晰准确的思想和观点。更何况难懂也并非是学术文章有意追求的效果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文章写的很有专业水准,而又能尽量少地使用专业术语,甚至能够用非学术语言表达得与用学术语言一样清楚明了,让非专业的人也能看懂,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这样的批评才是真正出色的批评。
实际上真正的文艺批评,不需要刻意追求或强调所谓的学术,只要批评得有理有据有节,指出问题恰如其分,不是恶意的、攻击谩骂式的,能够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自圆其说,这就算是批评,也的确属于批评的范畴。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大批评”概念。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狭隘的、门户之见的、小圈子式的批评观,要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自由的胸襟与心态来对待和接受批评的多种多样形式。
不要把批评神圣化,认为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参与,或者是少数人的专利,少数人握有话语权。当然也不能把批评泛滥化、低俗化和肤浅化,任何流于表面,以及花拳绣腿、官样文章的伪批评都应该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因为批评的本质是大夫看病拿药,而批评的本事和最终目的是药到病除、救死扶伤。只有这样批评的环境才会真正生态化、健康化,批评的整体水平才会真正得以改观和提高。(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