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严学章(载(中国书画报)10月28日)
王羲之先生经过历史的烟熏,在书法人的眼睛里,早已是圣了。圣只是高高在上,供人顶礼膜拜,他真实的鼻子眼,谁个看清了?就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圣教序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也全都是后来人炮制的仿制品,没有一丁点是王羲之的真东西,因此,王羲之作品的真面目,谁个又真正的看清了?仔细想想,现在的书坛,也着实怪可怜的,老与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王羲之的字纠缠不清。
这不,书法这二十好几年来,以展览为中心的书法创作的主调,又回到了王羲之的审美模式,叫做回归二王,美其名曰叫做回归传统,说到底便是所谓回到正统。我实在整不明白,难道王羲之就是正统吗?看看历史,自从王羲之在唐代被皇帝佬李世民推上书圣宝座后,王羲之便正襟危坐了,便道貌岸然了,一句话,便成了正统了。于是乎,从此的书法史,书法审美标准的变化,都是围绕着王羲之的中轴线,在正统非正统的争讼中扭秧歌似的展开。尊王,还是抑王?成为了书法创作观念的基本思想斗争和路线斗争。书法要进步要发展,就得反王;书法要守成要倒退,就得尊王。比如清代兴碑贬帖,就首先要把王羲之打倒。最典型的是康有为,把王羲之,把帖学,都说得一文不值,别人把王羲之打倒了,老康再踏上一只脚,想叫老王永世不得翻身。但是,老康也没那大的能耐,这不,这年头王羲之又火了。王羲之在当下的书坛,就像筷子兄弟唱的小苹果,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火火火火火,火的有些过头了。
王羲之又火了,书法又 回到二王正统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书法又走上封闭走向保守走向倒退了。看看前不久在北京盛大开幕的书法十一届国展,作品很多,场面很大,组织者也花了大功夫,下了大气力,据说评审已弄的十分到位,但从形式到内容大同小异,从入选作品到获奖作品没有几件是具有真正个人风格的,一种整体的暮气笼照着整个展览,全都“二王化”了。二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书法字体模式,二王代表的是一种书法上的精神模式,是一种所谓的正统正宗正路,在二王的精神模式里,其他都被视为野狐禅。二王的正统一旦被抬上来,书法的创造精神便会被抑制,这已经成为一种书法宿命,当下的书坛正是在这种宿命下运转着,正统着,苟且偷安着。
实质上,王羲之精神的本质也是一种创造精神。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也是一种新体,与正统的“家鸡”相比,王是“野鹜”,是野路子。所谓古质今妍,王羲之是今妍的,是非正统不入流的,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入不了国展获不了奖的,同样,王羲之也成不了中国书协会员,理事主席更没得他的份。但是,王羲之书法在当时是创新派,代表着书法发展的前进方向,在当时却不被正统接纳。这种新,直到被唐代皇上李世民发现而大肆推崇,才进了“国展”,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号召要天下都学王,太宗还专门为王羲之书法写了论文,鼓吹王羲之的书法是“尽善尽美”。于是乎,天下独尊王羲之一人,王羲之的《兰亭序》成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成了书圣。王羲之被定为一尊后,这下好了,从此书坛便难得消停了,以二王这把尺子,丈量着左右着书法,书法的前进与倒退丶是是与非非丶正统与民间丶在朝与在野,都与王羲之脱不了干系。
李世民老爷子讲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也是不符合辩证法的。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人,更沒有尽善尽美的艺,尤其没有尽善尽美的书法。王羲之流美的书法,不过是阴柔之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她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絶不是北方的骏马秋风塞上,更不是黄河长江大海。李世民打下了李氏江山,由乱而治,需要平静,便喜欢上了王羲之。试想,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李世民会爱上王羲之吗?这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尊孔与反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社会要动荡要斗争,就反孔;社会要安静要守成,就尊孔。王羲之被李世民选拔任用为书圣以后,书坛要动荡就反王,书坛要守成要安静,就尊王。当下书坛上回归二王,所维系的是以官办机构为主体的正统性,所对应的是以展览为中心的书法教学丶创作丶评审丶市场机制的稳定性,所倡导的是一种与快歺消费文化相一致的世俗性,这便是回归二王的深层原因。
《平安帖》
中国文化精神内核是至大至刚,是正大气象,王羲之的阴柔之风流美之气与正大气象是格格不如的,从这一点出发,把王羲之推上书圣的宝座是不合适的。我认为,颜真卿是书圣更合适。说实在话,如果重新海选书圣,我肯定投颜真卿的票,如果海选,王羲之未必能打赢颜真卿。把王羲之弄成书圣,未必符合中华文化的主流精神。看现在,中华民族正在进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究竟要复兴什么?就是要在当下世界格局中,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新回到世界巅峰。就伟大复兴中的文化艺术而言,肯定是一种大气象大格局,仅以中国书法而言,其复兴的绝不是王羲之的格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大风骨大灵魂大气象大格局大担当,一句话,是正大气象。靠王羲之的放浪形骸小桥流水是复兴不了伟大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复兴伟大,复兴伟大的正大气象。
我们尊崇王羲之,学习王羲之,究竟要尊崇什么学到什么?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格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阴柔之美流便之美,但王羲之书法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前者是器,后者是道。我们学习王羲之,除了学习王羲之的字,最最根本的是要学习王羲之的创造精神。王羲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开创了书法新风,创造了王体,这种不随流俗敢为人先的精神,才是我们要真正发扬光大的,才是学习王羲之的根本之所在。而恰恰相反,我们现在学习王羲之的,无非是前人模仿伪造的王羲之的字迹,从书法教学到书法创作再到书法展览,冿津乐道的无非是哪一点像王羲之哪一横不像王字,而把王羲之的创造精神丢在十万八千里,这实质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我们现在距离王羲之都快两千年了,还在点横撇捺地重复着模仿着,真是岂有此理,实在是可悲至极。
《乐毅论》
说真的, 现在的书法界真正具有创作意义的作品不多,达到创造意义的更是凤毛麟角。整个书坛在展览指挥棒的操作下,以模仿重复为能事。改革开放以来,前十几年是以展览为中心的应展式的书法创作,近二十来年,是以市场为中心的模仿书法展览。在这里,市场机制是导致王羲之书法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机制下,许多文艺人都成了金钱的奴隶,在金钱的诱惑下,不约而同地患了软骨病,人与艺充满了奴气。王羲之的柔美流便,与当下的社会软骨病相一致,看当下的书坛,脂粉气奴才气比比皆是,有阳刚正大气象的少之又少。这种金钱诱惑下的奴才气,也反映在书法教学上,拜师学艺下跪的蔚然成风,真心想学东西又能学到东西的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都患软骨病,都有金钱上的小盘算。
王羲之的真迹,现在的人谁也沒有看到过。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所有王羲之的东西,都是仿制品。或许正是这种原因,我在解剖王羲之的《兰亭序》时,总是感觉到《兰亭序》笔法结字章法都很生硬,做作的成份很多,墨法就根本谈不上了,我也看不出《兰亭序》的气韵妙处在哪里。我从来不相信,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酒醉后写成的,而感觉到是在非常理性非常清醒时写的,写的很生硬,书写心理上很斤斤计较。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既谈不上韵,也谈不上醉,更谈不上放浪形骸。《兰亭序》配得上天下第一行书吗?我常扪心自问,始终说服不了自己。
王羲之是伟大的,伟大在王羲之的创造精神,这种创造精神来自于冲破正统坚守自我不拘一格。在伟大的王羲之面前,当下对王羲之的态度是可悲的,可悲在只斤斤计较于对王羲之的仿制品书法的仿制,而把王羲之的创造精神拋向九霄云外。王羲之仿制品书法不死,书法无望;王羲之的创造性精神不活,书法无望。
刚刚看了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抗战胜利大阅兵,那阵式那正大气象,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很自然使人联想到颜真卿的书法,那才叫伟大复兴的气象格局。那阵式那格局,直叫王羲之式的流美阴柔,见鬼去吧!
2015年9月3日于汤阴羑里城
作者简介:严学章,湖北枣阳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北京东方古今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杂志编辑,中国螃蟹派书画研究会会长。
来自: 人民美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