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核心。
---美学大师宗白华
书法是文化的载体,书法是文化的根。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让人有力量,让人感受到智慧又不乏幽默,轻松又不乏仪式感,让人觉得人的一生过得很有价值和意义。
书法便是如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文字书写下来的,书法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
绵延千年的方块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横平竖直,笔画连绵,发而为言,著之为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魂。
年轻有为、不拘一格的百变书法家董学程先生更是身体力行,通过书法,将传统与时尚交融,将艺术与慈善并行,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以他独特的诠释和现代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将书法艺术普及和传承给如今的年轻人以及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群体。
董学程,字一石,当代著名书法家,策划人,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公益大使,中国创始人慈善基金发起人,中国书画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家创新论坛秘书长。
作为艺术家,董学程先生凭借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在保利和瀚海都有着很好的成交记录。
主编《财智传奇》,作品《观沧海》获2016书法创新大奖,作品《善》、《德》被奥美、穆迪等国际机构收藏,作品《厚德载物》被美国银行收藏。
书法慈善与公益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在董先生看来,在书法开始走向多元化和大众化的今天,如何让艺术焕发和保持青春活力,不断的延续和传承下去,已是如今主流书法艺术家们思考的焦点。
书法艺术已经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书法现代属性已不是简单的书法艺术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特征,而是取决於内在精神的升华。而思想的交流、以及文化的继承等社会属性凸显。
董先生所言,慈善是对这个世界的整体认知,体现自我的生活在这世界的价值观和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精神更好的表现方式和意义,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道德观。是对良知、善意、爱心、道德和人性的自我高度认知。给予人类生存的希望,这既是慈善之道,也是书法艺术之道,正是书法大家的作品中都集中展现“善”与“道”的缘故。慈善的价值和书法的精髓都在于此。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拥护者,却缺少这些许的实践者。
2016年中秋,由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发起并主办,旨在关注中国西部地区留守儿童艺术教育问题的慈善拍卖活动“缘梦”在澳门成功举行。
次活动得到了成龙、朱军、谭晶、范冰冰、赵文卓、韩红、韩庚等40余名各界知名人士的助力和爱心企业益达集团、恒源资本、云玉投资的大力支持,董学程先生的书法作品“善”以18万港币被爱心企业香港益达企业集团收藏。
董先生虽未亲临现场,通过委托方式将18万善款全部捐给主办方用于慈善救助。
艺术生活化的倡导者
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书法里蕴含着生活,当然也需要回归生活。
脱离了生活和大众的艺术,无法被大众欣赏和接受的艺术,不能说是成功的艺术表达。
书法走进大众,走进年轻人,才能将书法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真正地传承下去。
书法创作是瞬间灵感和感悟的表达,在书法中呈现出来的是却是深邃的哲学思考。
面对不同的群体都可以对书法的表达赋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想法。如何让年轻人以及更多的群体喜欢书法,懂得欣赏和传承书法艺术?
董学程先生将书法艺术中的诗与远方融入了艺术衍生品中。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当代艺术色彩,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和实用价值,让他们能轻易的理解和接受书法文化的熏陶。
将书法字体随物赋形,让他们清楚的感受到书法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富于感情和自然表达的艺术。于是,带有创意灵感和市场捕捉力的一件件书法作品,从跃于纸上,到跃于杯上、T恤上、茶叶上等等。
借此告诉当下更多的年轻人,带着传承烙印的书法艺术,其实可以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将书法以你喜欢的方式丰富和创作发挥。传统艺术走向时尚和大众流行,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董学程先生有着自己的创作之道。他的作品以大幅作品和行草书条屏见长,风格大气蓬勃,书法作品能随物赋形,出之自然,轻灵中有凝重,端庄处有活泼,苍劲里有典雅。
在创作中,董先生特别推崇李彤先生在《自然之辨》一文中指出:
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出之人工而又宛若天成,艺术中的自然当然是庄子所言的‘进乎技’ 而达到‘道’ 的境界之表现,是创作主体的匠心经营,又能湮灭斧凿痕迹的境界。
艺术中的自然美,并不是天然美,而从天然美走向自然美,从质朴走向精致才是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艺术美是对天然美的去粗存精和升华,从艺术的本质来看,也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董学程先生本次与翰墨千秋携手运作,开启精选书法作品上市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