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17-11-07 阅读次数:
3354 【字体:大 中 小】 |
杨必位先生作品《醉在秋溪余韵》 文章的题目出自杨必位先生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读过他的画后便用作题目,不是懒散,而是因为想不出更好的词。 “大雄峰顶人烟绝,唯见白云自缭绕。”清岚相伴,云步其间的大自在,是一种心灵上的禅意慰藉与幽独精神的惬意寄托。是可游、可居、可卧文人隐士的境界,是艺术的境界,更是人生悟道的境界。 我不大懂画,可喜欢看画。因感于“人生不沾艺术等于虚度”之语,竟来耽悦于传统的国画。每每读完名家画册或画展,参不出个中真乾坤,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看过杨必位先生厚厚的两本的《画眼春秋》后,我深深折服这于真正艺术苦行僧的文气、才气。千岩竞秀,妙笔神逸的山水气韵生动,画面布局的块垒相间,彰显自然的远大寥廓,如涛汹涌、波澜壮阔。在玄之又玄的神秘、深邃与氤氲之中,暗示的是画家心灵世界的无边无际,给人的感受是极观念的、极形式的大气磅礴,也是极具哲学意味的“道法自然”。而且,这些山体的变化是依据空间结构关系,呈几何形的交迭而层层递进的,并在这种变化中顺势造境;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中国哲学解释世界的态度与观念。线条、构图的至工至精,又不刻意渲染和张扬。莽莽塬峁一望无际,万千丘壑连绵不绝,水木丰茂烟云飘渺,山居茅舍鳞次栉比,如黛远山生生不息……作者以优游的心灵,舞动的生命传播着东方绘画丰沛充盈的神奇底蕴与独特内涵,以“道绷于中,艺襮于外”的勃发情感,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和守护传统本土价值的坚持不言而喻,以一种美学品质的真实存在,讴歌生我养我的皇天后土,谱写出斯土斯人的一曲壮丽华章。 书画鉴赏常说:“墨韵如茶宜细品”。“墨”是画家创造作品时的灵魂,是特定审美环境中主体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是艺术作品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志。赏析书画犹如品咂一壶泡好的茶,能让人静以清心,慢慢品味,与作者意识里的艺术语言进行面对面如坐春风的交流。画是情感的表象符号和借喻基点,是艺术家独特个体对自然、生命、宇宙的感悟通过笔墨向读者的传播,表述着人类灵魂深处的共有情愫。由笔墨的锤炼到搭建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并过度到个人风格的形成,是文化浸润、自身修为形而上循道的必然。《秋溪渔歌》《秋光图》用水墨浸染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宁静淡泊、源远流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野亭对弈》《峨眉雨后》以墨韵诉说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一夜春风满山新》《载秋归吟图》里远山归人如淡淡涟漪,层层推进的水晕墨章百妙具臻。可谓:“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画面清旷、墨法精微,隐隐约约飘忽着历史时空的浩然清气,流露着冷静达观的空明和悠远浩渺的韵致。 细细拜读杨必位先生作品,窃以为,他对国画“线”“墨”的体悟运用皆臻妙境。中国书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线”是极其重要的要素,它那么深广,有挖不完的学问,游弋于“线”的世界,让人有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气旷神怡,忘乎所以。越是忘我,越是能提炼出精彩画面中充满意韵味的“线”。“线”——是书画艺术的骨骼。我认为杨必位在他的画里就这样践履着艺术之道,他画里的线《太行山系列》飘逸繁复生气勃勃,虚实浓淡交相辉映,点线交构富于张力;《祁连系列》系列以西北山水为师,古意盎然宏大悠远,精微大美风骨卓然;《莽塬系列》以线的几何向心和外延扩散,把臧地山野的万古沧桑和大地的亘古屹立表现得苍茫雄浑、厚重大气。山川草树,用艺术家的笔墨娓娓道来,天然妥贴,澡思绮合。沁人心脾的诗意流淌于读者的五脏六腑,艺术超今越古的感染力绕梁三日而不绝。读罢,顿生“经纬天地,错综群艺”之慨。 而《夏凉图》《醉在秋溪余韵中》《大塬新雪图》等近作,把自然的无限性和丰富性,把时间与空间在瞬间给予凝定,在喧嚣的现实中建立精神的制高点,显然是画家创作的初衷。因此,可以认为,山水画的空间中充满的是画家的心象符号,洋溢着高古圣洁之气,它们是可视的,又是难以捕捉的,它们是具体的,却又是抽象的,既具哲学的冷峻性,又具禅学的自由性。它们所表现的不是世界的物质性和真实性,而是世界在画家精神中的映象和心绪的折射;是在感性的九曲十折与理性的静观之间,画家建立起自己的山水画文本。“畅神”是山水画理论的基石;精神的愉悦和天人合一的视觉形象,在表现景物的同时也是画家在精神层面的托物言志,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光是一种绘画美学,更是一种处世哲学,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杨必位的诸多画作,以自己浑厚扎实的笔墨语言表现自然的雄浑与神秘,伟岸与生命活力,并且在形式感与技法上都有独到的处理之法。极重气势的营造和境界的表现。应该说,在创作中,特别着眼画面的整体效果,一切都是从整体出发,确立基本语境后,再以局部、细节作补充,使画面在整体中渐次呈现丰富的变化。可以“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深林间”(苏轼句),百读不厌,常看常新。
笔者一直认为,年龄变化对书画艺术家而言是重要的,它以不断的实践表明,在艺术观念和认识上,更加靠近艺术本质与规律,正是在“返回艺术自身”的道路上,重新认识了艺术是什么?这使得书画家得以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艺术与自然、与人、与世界的关系。艺术的高度一定是站在实践的厚度上,实践的厚度总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来积淀。这就是所谓:“贯古通今,同步岁月。”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杨必位年过七秩功成名就,正处在创作的颠峰时期,居于开门纳白云,推窗揽长江的山城重庆,于群山环抱之中回归自然。在此目观手写日夕体味中尽得艺事之三昧。在哪里生活对艺术家很重要,杨必位在喧嚣的都市里,寻找到艺术宏大的意象、神秘的寂静和不被物扰的精神自由,用自己本真的“心手双畅”,无限地走进艺术的本真。故而一幅幅新作妍润苍辣,引人细绎。这是他记录情感,讴歌自然的心血结晶;作品饱含浓郁细腻的感悟,遍染洒脱出尘的意象,浸淫严谨扎实的功底,是以艺术家的心灵向人类的心灵说话。读他的画作当在山陬水畔,展开一卷——高山流水,畅抒胸臆具山川气象;农舍小舟,袅袅炊烟有人情意味……可下酒、可品茗、可听风。华发的杨必位每日临池不缀,醉心于艺术表现力的深度与广度,构建着层次丰富、奇姿卓卓的自家山水风貌。
杨必位依然致力于化古为新,超越自我,对中国画本体学研究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对待艺术的情怀和得失总以一种平常心,一种平静自得的心态,一种不大关心时尚风向的坦然去面对。步云清岚,年复一年,他对作画的勤奋专注从未放松过,也许在这一点上,他的艺术正在不断地接近经典。 画家简介:杨必位,1945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授予的“ 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政协重庆市第九届、十届、直辖市新一届、二届委员,重庆市文联委员。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精选画库》出版委员会委员及重庆卷主编,迎接香港回归全国艺术大展艺委会委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市文史馆馆员及重庆市文史馆书画院常务理事。
|
鲁中书画网推荐内容载入中…… |
|
|
鲁中书画网载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