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徯我后》创作于1931至1933年,取材于《尚书·仲虺之诰》:“徯我后,后来其苏。”描写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人们的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徐悲鸿为什么要创作这个题材呢?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说道:
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
据说当时这副画作完后,和《田横五百士》一起高悬于中心大学礼堂。壮阔的画面,深刻的寓意,打动了无数观画者的心。无耻小人却密报当局,说徐悲鸿借此影射、攻击政府,意在蛊惑人心。徐悲鸿知悉后大笑道:“这正是我作画的目的!”
类似题材的,还有一幅《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画一只昂扬激奋的大雄鸡,兀立在竹丛斜石上引颈高啼。构图新奇,笔势刚健,意境雄浑之中略带沉郁,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寄托了作者对新理想环境的渴望追求,不愧为传世名作。冯法祀在《我的老师徐悲鸿》一文中说:
周总理在一次出国画展的预展中,没有看到徐悲鸿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便问道:“为什么没有那幅画?那是一幅反映时代脉搏的画,它很能代表当时重庆的政治气氛。”周总理在看徐悲鸿遗作展览时,曾感慨地说:“悲鸿的画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
这些画,都是徐悲鸿的杰作,也是他高度爱国主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