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寅《茅屋风清》
应属三十六岁前的早期作品,尚具周臣风格,然皴法已渐继渐具自己风格。
两岩耸立,谷处夹小溪,溪上架木板危桥,水波汹涌,奔流出桥下凹处,削立如瀑,狼花溅起,仿佛水声情越,起于耳边。一仆负炊具食盒,正渡溪前来。岩头五松盘翳如龙,蔚成浓荫,山道都削木架成,以示险峻。右侧道上,一高士正携琴前来,中见水亭筑以围栏,桌上罗列书籍典册,高士二人,正意在岩顶百丈高瀑眩目奔浪之中。
后景除山谷夹溪,高耸竖立外,山腰并作楼观隐现于林木中,此为南宋作品屡现之题材,唐寅也不能尽去陈规。
山石为斧劈,石面明暗分明,皴笔略长,且以中锋着绢略勾后锐折,悉意纵长。作树灵秀生动而水势尤佳,波平处惭现之涟漪,波急处所成之立浪奔泻,无不勾勒烘染得法,均见画意寄托之专心处。为水墨绢本。
诗云:茅屋风清槐影高,白头胼坐讲离骚,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