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jpg
白石老人笔下的小鸡可谓最具田园气息的灵物,看上去毛毛绒绒,动感极强,似乎可以呼之欲出。小鸡题材也承载了齐白石对中国绘画语言和审美的探索与研究。在一些作品中,齐白石曾题曰:“余六十岁以后画鸡雏,能不似笔作成,年将七十始能水墨浓淡自然,笔尖生花亦偶然为之也。”“余画小鸡廿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齐白石以“形似”和“神似”这一辨证的话语高度概括了一个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表达了他的审美理想。尽管在“形”和“神”的关系上,齐白石继续了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但是他以一种平民化的语言改变了以往画论中过于哲学化的表述方式,完成了文人画走向平民化的过渡。
此幅《群鸡图》从创作手法来看,当属白石老人80岁以前的作品。13只小鸡雏概是应了母鸡的呼唤或是食物的诱惑,正三五成群的自画面右侧向左侧飞奔而来,有的还不忘低头寻觅一下脚下的食物。小鸡雏之间有疏有密,构图巧妙,画面具有一种生命的张力。右侧的题款“借山吟馆主者齐璜画于旧京”一气呵成,为整幅作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件《群鸡图》同傅抱石的《江南雨景》一样,也是当年郭有守博士赠给原任巴黎塞尔努齐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后任吉美博物馆馆长瓦蒂姆•艾历赛耶夫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