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美术的发展史,必然不能脱离汉代美术,尤其是
汉画像砖石、壁画,而画像石是其中的一大宗,被国学大师、著名书画家冯其庸先生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汉代不仅形成先秦以来的首次美术高峰,而且绘画的布局、技法等丰富多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某些构图和技法也为后世遵循,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都能在
汉画像中找到各自的研究课题。因此,可以说
汉画像石是中国的国宝。
笔者在北大文博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读书期间,就接触到了
汉画像并被它深深地吸引,被它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曾经亲自前往苏鲁豫皖等
汉画像集中的地区作考察,对此增添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一些被垒砌在农村的桥梁、猪圈甚至被破坏的
汉画像石,回想起来时常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能力保护而深以为憾,“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后来,自己有了保护它们的能力,就让一些朋友帮着留意有关的信息。去年春天,山东嘉祥县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家附近的石料厂收的石料中有一块石头上刻有画,即将被粉碎,问我是否有用。我询问了一下上面大致的图像,马上意识到它是
汉画像石,就急忙让他留下。
|
拓片 |
经安徽汉画研究专家、古石刻鉴定家刘辉先生鉴定,认为这块
汉画像石不但是真品而且其上限在西汉晚期,下限到东汉早期。他是先细致地查看了石头上的包浆,再根据物象的造型、雕刻技法等断定的。他说,鉴定画像石的真伪首先要看包浆。一块画像石,无论是雕刻的物象的刀口里,还是无画面的地子上,一般都存在很自然的矿物质附着物,比如有土与钙的混合物。历经千年的风雨,石头会逐渐并牢固地吸附流经上面的泥水中的钙,这种附着物粘附得非常坚固(此看法是针对这种状况的画像石,对其他不同性质画像石的鉴定应当因石头所处的不同环境而论)。而伪刻的画像石上的包浆,一般是用盐酸等化学物数次淋在石面,再用泥土覆盖,然后不完全地清理上面的覆土。这是在很短时间内制作的所谓“包浆”,所以它附着不牢固,轻易就可以去除。其次是看物象的造型与雕刻。该画像石的物象造型朴拙、生动,自然天放;线条流畅、遒劲。而造假者雕刻的物象比较呆板,线条生硬、拙劣,毫无古意。在对其年代的认定上,他是与当地目前出土的同类画像石相比较而做出推断的。因为从这个地区目前发现的纪年
汉画像石看,此地画像石当时正处于由萌生到小范围的流行阶段;从雕刻技法而言,主要为阴线刻和凹面阴线刻。如西汉时期的有:山东平邑出土的河平三年的麃孝禹碑,其上的凤鸟为阴线刻;东平石马出土,现藏于该县文管所的居摄三年画像石,其上的门吏为凹面阴线刻,錾道纹地;汶上县出土的天凤三年路公祠堂画像石,物象采用錾道纹地,凹面阴线刻;东汉早期的有济宁市博物馆藏永元五年的祠堂后壁画像,为錾道纹地凹面阴线刻。并认为,此图当命名为“
歌舞升平图”;还表示,该画像石保存完好,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为汉画中精品,其学术价值极高,经济价值亦不菲并且潜力巨大。
汉画像石为我国艺术品中的瑰宝,被江苏列为江苏“三宝”之一,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加深,它将成为我国艺术品中的又一匹“黑马”。
该石采用錾道作为地纹,然后以凹面内施加线刻勾勒物象的细部,边饰为菱形纹、幔帐纹。画面右起,一宾客持笏跪送,前一骑吏。主人乘坐在一马拉的轺车上,一御者驾车,车左边三名骑吏开道。最后一女子翘袖折腰正在舞蹈,旁边二人坐地歌唱。张衡《西京赋》中的“女蛾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和《观舞赋》中说“抗修袖以翼面,展轻声而长歌”,即是对此类场景的描述。舞女的歌声和伴唱者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正如《吕氏春秋?适音》所描绘:一人唱歌,三人跟随相应和,这样可以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表明这里为车骑队伍的目的地,他们是为观赏歌舞而来。汉代艺术家对马的形象的塑造颇为成功,如每一匹马行进时,腿的姿态都富有变化。舞女身姿的柔弱和舞姿的优美,也都得到了艺术家充分的展现。
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学生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儒家学说成为官学。儒家思想被作为统治思想,规定“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它如律令”(《儒林传》)。入仕者必须通晓儒家经典,否则不能做官,天下学者因此都争读儒家经书。儒家注重孝道,奉行“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所以,在
汉画像中,表现主人出行、狩猎、宴饮、百戏,以及历史故事等内容较为常见,这些内容不但是对主人过去生活的描摹和美化,是汉代儒家“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反映,也是对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的期盼与歌颂。如《左传?襄公三十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张衡《西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该画像石一方面是在表现主人观赏歌舞,另一方面是在颂扬社会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今,随着盛世的到来,国富民强,人们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自费保护了大批文物,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应当呼吁更多人积极的响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文化事业做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