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
书画游客 |
发表于:2011-10-11 12:48:53 |
标题:您真的认为国展评审是凭作品质量的么 |
您真的认为国展评审是凭作品质量的么
有四种情况
一是凭作品质量
二是勿凭作品质量,凭人情
三是有时看质量有时勿看质量
四是评委不懂书法瞎评的
肯定还有五、六、七、、、、、、
请大家都来分析这个大问题 |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2:59:46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2:59:55 |
|
在没有其他的展示平台之前,这恐怕是目前唯一的进身之阶。。。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0:04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0:28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0:39 |
|
标准定出后要量化,如体育跳水比赛、青哥赛那样量化打分,还是比较科学的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0:47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1:07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1:21 |
|
有个别作品是不能完全凭质量上的,这个中道理你应该懂。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1:52 |
|
书法的判断哪有固定的标准,是人大脑意识的决定,度,量,衡都有变化,何况没有唯一标准评定的书法,我们只管写字好了,不参加了就把那些评委下岗去。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2:14 |
|
只看过那些炒得热,比如上界得奖的陈花容的,写了个章草。第一届国展有些好作品,其它几届,我只对潍坊获奖的两位,一位高小岩,写了“望崦嵫而勿迫,恐鶗鴃之先鸣”,再就是蒯宪写的“逐鹿”“入于大泽”,这可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了。最近几届的,没有什么印象。应该说,一直没把他当什么事。他爱凭什么凭什么,跟我没有关系。只是他们贴出作品,偶就翻翻看看罢了。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2:30 |
|
不过投稿作品太多,评委们没有时间细看,因此形式漂亮的肯定赚便宜,小字、简单的作品吃亏。形成了重形式、轻实力的现象。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3:11 |
|
既然是国展,更应突出传统形式的应用,应禁止那些七拼八凑的作品,包括纸的颜色。有位书家也说:形式可一夜之间学会,但想把字写好,绝非一日之功。
|
|
答 |
书画游客 |
回复于:2011-10-11 13:03:47 |
|
不要以为国展评审像央视的青歌赛,奥运会的跳水赛那样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特别不可能去掉最高分 |
|
|
|
载入中…… |
|